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什么是软件中断 软件中断是什么?

什么是软件中断

软件中断指的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由软件程序发起的中断请求。它是一种通过软件方式来请求操作系统协助完成某项任务的技术手段。

软件中断的作用

软件中断可以让操作系统响应用户的请求并承担相应的任务,进而完成特定的工作。

软件中断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1、实现系统中的各种调用功能:操作系统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调用功能,例如读取磁盘数据、发送网络数据等等,这些调用可以通过软件中断进行实现。

2、异步事件处理:处理一些异步事件的方法,例如与硬件驱动程序的交互,可以通过软件中断实现。

软件中断的实现方式

软件中断一般采用模拟硬件中断的方式来实现,即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采用了一些类似于硬件中断处理方式的机制。

软件中断的实现方式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中断处理程序:在程序中定义一个中断处理函数,并在系统中创建一个中断向量表,以保存中断向量和中断处理程序的映射关系。

2、 触发中断请求:在程序中调用系统中断服务程序,通过中断向量表将中断请求传递给中断处理程序。

3、 执行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将响应中断请求,执行特定的操作,然后返回到继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的代码。

软件中断与硬件中断的区别

软件中断与硬件中断的最大差别在于:硬件中断是由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出的,而软件中断则是由软件程序发出的中断请求。

在执行效率上,由于硬件中断发生时硬件设备已经预先配置好了对应的中断程序,处理效率要比软件中断高。

在应用上,硬件中断主要用于与外设进行交互,并具有硬件直接中断控制权的特性;而软件中断主要用于实现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