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欠款的原因之一是公司经营失误。在乐视创始人贾跃亭的领导下,乐视布局了太多的业务领域,从电视、电影、体育以及汽车等领域都有涉及。为了支持这一系列业务,贾跃亭不断扩张公司规模,甚至在不具备稳定财源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投资。其中最明显的失败案例是乐视汽车,由于巨额投资没有得到预期回报,导致公司大量欠款。
此外,尽管乐视电视在电视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 2016 年奇虎 360 进军该领域,乐视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威胁,导致电视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财务压力加大。
在乐视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贾跃亭通过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和频繁变卖资产来获得短期流动资金,长期存在的隐患逐渐暴露。而在破产重组方案中,乐视网的核心资产收购方们成为了乐视欠债的首要催收对象。这些收购方原本是乐视网的债权人,但他们为了收购乐视网的资产放弃了催收权,却未收回欠款。
此外,还有一些资本运作行为也导致了乐视的资金链断裂。比如说,对于外界反映良好的ie. Fund 的投资,乐视却将资金直接流向子公司和迪信通的子公司,而非对外披露的 ie. Fund 旗下的基金。这一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也让乐视的流动资金面临更大的压力。
乐视的欠款问题与其庞大的债务负担密不可分。从 2016 年开始,贾跃亭为乐视集团融资了大量的债务,负债规模在短短几个月内猛增至 100 亿人民币。而这些债务只能通过不停地扩张业务规模和业务范围来继续得以支撑,在 2017 年初乐视集团债务已经高达 170 亿人民币,乐视则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债务最重的企业之一。
乐视庞大的债务使得其在面临资金紧张和现金流困难的情况下无法维持正常的业务运转。同时,由于债务覆盖范围庞大,使得即使出现一部分欠款问题也会对公司形成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催收手段难度极大,这也使得乐视欠款问题愈演愈烈。
乐视欠款也与公司管理层失控有关。在乐视创立初期,贾跃亭独自掌舵,能够带领公司经过初期的迅速扩张。但是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财务和资本管理变得愈加困难。
与此同时,乐视的高管层和董事会也频繁变动。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管理者往往缺乏共同的管理目标和理念,在战略规划和执行方面也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在乐视建设汽车工厂时,公司的高层们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认知存在分歧,导致了错误决策和巨额的投资失败。
因此,在管理层失控的情况下,乐视欠款问题也愈演愈烈。公司的前景已经非常不确定,需要有稳妥的措施来解决由此产生的债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