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是我们熟知的物理现象之一,它通常表示为“I”(大写)或“i”(小写)的符号。I指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也称为电流强度。电荷可以是电子、离子、电离气体等。I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总量,A= C/s。 比如,1 A表示每秒通过导线的电子数量为约6.24x10^18个。
在一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里,学者们还会使用另一个符号“J”来表示电流密度,用法为j=I/A,其中A为导线的横截面积,j表示在该面积上每单位面积内通过导线的电荷总量。J的国际标准单位是安培每平方米(A/m2),如电子束附近的电流密度通常在A/m2范围内。J是最好的表征导体电性能力的参数之一,该参数通常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一同使用来描述电导体的性质。
大写字符“I”通常用于表示整个电路的电流强度,而小写字符“i”则通常用来表示电路中的某一分支电流强度。在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时,这两个符号需要合理运用,例如采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将电路电流分支分析为若干个单一分支电路。这样的运用能够更加方便、清晰地理解电路的整体结构和特点。
除了A以外,我们还可以用μA、nA、pA表示不同程度的电流。其中,μ表示微(1 μ= 10^-6)、n表示纳(1n=10^-9)、p表示皮(1p=10^-12)。这些前缀通常被用来表示非常微小的电流,如纳查或皮查级别的电流。例如,很多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电流范围在纳安(nA)水平,并且一些EMG测量设备使用的电流放大器可以在皮安(pA)水平上工作,以提高低电平电信号的灵敏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