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程序,又称作中断服务程序,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处理硬件中断的程序。当计算机系统中某个硬件设备发生中断时,中断程序会被调用执行,从而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
中断程序的主要作用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硬件中断事件进行处理,确保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它能够在中断事件发生时迅速响应,及时地处理中断事件,将系统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中断程序还能够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优化任务的处理,它可以暂时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转而去处理硬件中断事件,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
中断程序的执行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保存现场、中断处理和恢复现场。
第一阶段,即保存现场,是指当中断事件发生时,系统会把所有正在执行的指令和数据先保存起来,以防止其被破坏,同时也为后续的中断处理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即中断处理,是指中断程序会根据不同的中断事件类型,来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在这个阶段中,中断程序可能需要读取、写入或清除数据,或者采取其他操作,以完成对中断事件的处理。
第三阶段,即恢复现场,是指中断程序执行完中断处理后,将之前保存的现场信息恢复出来,以保证进程的正确性。
根据中断源的不同,中断程序可以分为两类:硬件中断程序和软件中断程序。
硬件中断程序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硬件设备引起的中断事件。硬件中断程序需要实时响应来自硬件设备的中断请求,对其进行处理,完成相应的操作。
软件中断程序则是指系统软件调用的中断事件,比如程序中调用的系统调用或系统自身的中断调用等。软件中断程序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操作,但一般只能在操作系统内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