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仪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电流、电压等电学量值的仪器。它由电源、电路、电磁系统、指针装置等部分组成。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电磁式仪表的组成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电源是电磁式仪表正常工作的基础。在电源方面,电磁式仪表通常采用了交流或直流电源。采用交流电源的电磁式仪表应该先进行整流和滤波,以便得到稳定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则可直接接在仪表的直流回路上。在电源部分,仪表还应该配备电流限制和保险等一系列安全措施,以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
电路是电磁式仪表的核心部分,包括表盘、电路板、电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等。在电路中,通过各种不同的电路板和模块实现对电流、电压等电学量值的测量和转换。此外,电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线性度、精度和稳定性,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出被测量值的大小。
电磁系统是电磁式仪表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流、电压等物理量测量的关键。它主要由电磁铁、磁芯、铁芯等组成。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会产生磁场,进而激励铁芯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指针转动,达到对电学量值的测量。
指针装置是电磁式仪表的显示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测量到的电学量值转换成相应的机械运动,并通过指针的移动显示出来。指针装置多采用指针和表盘组成,通过指针在表盘上的刻度来表示电学量值。
综上,电磁式仪表的四个组成部分都非常关键,每个部分都承载着不同的作用和任务。只有这四个部分协调工作,才能保证电磁式仪表准确、稳定地进行电学量值的测量,从而满足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