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产生电晕效应的参数之一是导线的形状和尺寸。导线的形状和尺寸的大小和密度对产生电晕的影响较大。当导线形状比较尖,导线单股截面积较小,且导线表面积比较大时,就会比较容易产生电晕。
此外,导线的两端因负荷不同而不同,导线的直径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电晕的产生有差异,尺寸越大的导线,其产生电晕的电压也就越高。
导线周围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也会影响导线产生电晕效应的参数。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越大,就意味着电场能量分布越均匀,离导体表面较远的地方仍然存在一个可以感应到介质的极化电场。
这样,对应的电压需要越大才能超过电晕放电电压,导线才会产生电晕。而如果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比较低,则会导致电场能量分布不够均匀,产生电晕的电压也就相对较低。
导线表面也是导线产生电晕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导线表面状态的不同会影响电晕的产生。导线表面的几何形状不够光滑,表面出现缺陷,当导线表面上有尖角、毛刺、氧化铁皮等几何形状不规则的缺陷时,就容易在局部产生高度激励的强电场,从而导致放电。
此外,导线表面的清洁情况也会影响电晕放电电压的大小,清洁光滑表面所需要的放电电压较高,相反,表面有污物的导体不同部位的电势不同,放电电压也相应地降低。
导线载流量也是影响导线产生电晕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导线的负载电流增加,导线表面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晕放电电压会随着载流量的增大而降低。
同时,载流量的大小也往往与所使用的绝缘材料选择和厚度有关,因此在设计绝缘系统的时候,需要根据导线的尺寸和材料选取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厚度,来尽可能地避免电晕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