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无法被肉眼所见。那么,红外线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呢?以下从物理原理、红外线感应原理、检测器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273℃。红外线是由物体表面的分子做无规律运动而发射出来的,其波长范围分布在0.78-1000微米,其中以近红外线、短波红外线和远红外线最常见。 红外线在空气中传播非常迅速,具有穿透性,可以穿过一定厚度的材料,如玻璃、塑料,因而具有许多实际应用。
在空气中,红外线在大气中并不很稳定,会经过吸收,所以很快减弱。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时也需要注意:应该避免有过多的障碍物,尽量保持平直的路径。否则,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会使得发射的红外线绕路而行,从而影响红外线的感应效果。
红外线感应原理利用了物体本身由于温度而发射的红外线大于周围环境的能量,使得设备能够检测到红外线辐射。
一般来说,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有两种,分别为热释电效应和被动反射效应。其中,热释电效应主要用于人体感知器的检测,它通过检测被感知对象的热量,触发红外线传感器发射信号。被动反射效应则是当红外线传感器发射红外线后,当红外线遇到被传感对象,被传感物体反弹回到传感器的红外抗干扰滤波片上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电压,从而感知周围环境。
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较长,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检测器来检测红外线信号。目前常用的红外线检测器有两种,分别是热电电池和光电二极管。其中,热电电池主要应用于近红外线和短波红外线的检测,而光电二极管主要应用于远红外线的检测。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还有一种新型的红外线全能探测器,其利用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耦合多种红外线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红外线、微波辐射等各种信号。它具有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能够自动感知并跟踪感知目标,已经在工业、家居安防等领域广泛应用。
红外线感应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体感知器、家电、自动门、移动机器人、红外触摸屏、夜视仪等领域。在人体感知器方面,其最多应用于自动开关灯、自动开关门、安防监控系统等,有自动化、智能化、便捷性等优点。在工业领域中,红外线感应器可以进行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比较高的工作温度的生产环节。还可以应用于半导体加热、塑料加工、涂料固化、砖瓦干燥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