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芯片是最早出现的定位芯片之一,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60年代初期,美国国防部在研究导弹弹道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只要收集到足够多的卫星数据,就可以实现对于任意地点的空间坐标的计算。于是,美国国防部投入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开发GPS卫星导航系统,不久后开发出了第一颗GPS卫星。GPS芯片也随之诞生,由此开启了定位芯片的历史。
除了GPS之外,移动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也是定位芯片出现的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数字通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移动通信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种增长趋势促进了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发展。在当时,许多公司开始在移动设备中应用基于掩码和CDMA的无线定位技术,也诞生了第一批基于蜂窝技术的定位芯片。
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也推动了定位芯片的发展。2000年,中国启动了“北斗工程”,并于2007年自主研发成功了北斗卫星系统。北斗卫星系统的推广应用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带动了国内芯片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相关的北斗芯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定位芯片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逐步向着高精度、多样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各大芯片生产商也纷纷加入这个行业。现在,各种领域的智能设备都需要定位功能,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等,这些设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定位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也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