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全称是“无线电探测与测量应用系统”,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无线电探测、测量以及目标识别和导引等领域的设备。雷达在探测目标时,通过发送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待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会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到。根据接收到电磁波的时间差和频率变化等信息,便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距离、速度、方向等参数。当然,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雷达天线将电磁波辐射于空间。
雷达测距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速度固定的特性进行的。在雷达系统中,会设置一个时钟用于计算从发射器向目标发送信号,再从目标处反射回来的信号所需要的时间。即,计算这段距离上电磁波的传播时间。通过测量时间,便可以计算出信号从雷达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
这是雷达测距最基本的原理,但是在实际的计算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信号的传播路径、多径效应、噪声干扰等。因此,现代雷达系统通常需要一系列信号处理算法来提高测距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雷达测距误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量在空间传播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而衰减。因此,目标到雷达之间的距离越远,信号的强度就越小,造成接收器信噪比下降,从而导致距离测量误差增加。
其次,由于地物遮挡,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反射、散射或折射。这会导致信号的多路径效应,也就是表示同一个目标物体反射信号到达雷达板面上的时间不同,并在时间上重叠,使得测距精度降低。
此外,电子器件的误差、距离和时间的测量误差等都可能导致测距误差的增加。
雷达系统广泛应用于空军、海军、陆军以及民用领域。例如在军用领域,雷达用于探测并锁定战机、导弹等;在民用领域,雷达用于无人驾驶、气象预报、地质勘探、交通指挥等领域。
雷达的测距原理也对其它领域的技术发展产生影响,例如无线电子系统、光电子测量等领域,为现代无线通信、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