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大于空气中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时,水汽开始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出现在物体表面的现象。通俗来说,就是相对湿度高,导致水汽凝结在物体表面的现象。
在大气中,水的三态(即气态、液态、固态)间不断相互转化。当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当水从气态变为液态、固态时放出热量。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度达到100%时,多余的水蒸气就会以液态形式在表面凝结下来,形成结露。
结露的形成跟温度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有关。当温度下降或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时,容易出现结露。
结露可分为凝露和冻露两种,这二者的形成条件和原理不完全一样:
凝露是在地表、墙体等表面,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物体表面时产生的。一般在春秋季节,天气干燥,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凝露现象。
冻露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中产生的现象。当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冰晶,即冷凝,在接触冷物体的表面结冰,形成冻露。冻露多在冬季出现,是许多国家天气预报中经常提到的一种天气现象。
结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一定的影响。首先,在室内,墙面、天花板等表面出现结露,可能会导致潮湿、霉变等问题的发生。其次,在冬季,如果车窗玻璃出现冻露会影响驾车的安全性,需要提前清理。此外,在对于某些水分敏感的电子设备,结露的形成也可能引起设备短路,造成设备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