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逻辑是指在控制系统中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中,用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其他控制元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便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控制逻辑包括系统运算逻辑、控制算法、参数设置、运动控制等内容。
控制逻辑是工业自动化中最基本的模块之一,它负责将工控机/PLC/DCS的指令传递给各种智能设备,将生产服务的请求传递给相应的设备。控制逻辑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工业生产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减少了人工干预。实现了生产的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和自动化。
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和控制任务的特点,控制逻辑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开环控制模式是根据经验方法进行操作,尽可能降低参数调试难度,但对于环境影响严重的生产环节,开环控制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而闭环控制则是中央控制平台实时监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反馈到控制系统中,通过调节控制值使系统达到期望状态。闭环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要高于开环控制,因此大部分工业自动化领域都采用闭环控制。
此外,根据控制逻辑的应用范围,还有行级控制、站级控制、线程级控制和过程控制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行级控制是对同一行内的设备进行协调控制,站级控制是指多个行级控制装置的协调控制,线程级控制是在单控制器内对各线程进行控制,而过程控制则是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控制逻辑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机会。传统的本地控制器向远程控制平台和云端的演化是一个趋势,云控制技术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终端控制器或云服务器,通过云端共享数据、信息和资源,实现设备的远程协作和监控管理。此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控制逻辑的智能化、自适应化、预测性等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