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被称为工业大数据。其基本特征是数据量大、多样性、高实时性、持续性以及分散性等。工业大数据的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生产设备和生产系统等。
工业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能够识别潜在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析生产数据,能够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依据数据调整生产流程、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三、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调整,实现合理分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四、改善用户体验。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设计方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工业大数据分析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一、数据采集。将各种生产设备产生的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建立数据仓库;
二、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模型训练的要求,同时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
三、模型训练。根据不同的问题和需求,使用不同的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得到模型;
四、模型测试。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验证其预测能力;
五、模型应用。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测和调整。
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案例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个典型例子:
一、制造业中,采用工业大数据技术进行生产优化,能够显著降低产品瑕疵率,提高生产效率;
二、物联网技术与工业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提供支持,实现生产线数据实时监测、预测预警和自主调整;
三、在智慧城市中,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更好地解决交通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问题;
四、在医疗健康领域中,通过对患者相关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够发现潜在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