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简称,是一种退行性的、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的疾病,首先表现为记忆受损,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逐渐失去对环境的责任心和自理能力。目前尚无根治方案,只能缓解症状。
AD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定论,但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1.遗传因素:部分人的细胞内有导致AD发病的遗传物质,其中以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的PS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PS2基因是导致早发性AD的主要基因。
2.环境因素:AD的发病与环境因素也有关,如高血压、高胆固醇、不良饮食习惯、职业暴露等。
3.生活方式:长期生活在压力大的环境中,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少运动、少社交等因素都与AD有一定关系。
AD的发病过程特征是从记忆受损开始,并会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减退、语言障碍、常识判断力下降、人格特征改变、判断与决策能力下降等,具体表现如下:
1、初期:轻微记忆受损,主要表现为回忆力减退和记忆新信息的能力下降;
2、中期:症状加重,表现为常识和判断能力下降,渐渐失去自理能力、弱化社交能力;
3、晚期:丧失大部分记忆、定向力和比较判断能力,常常失去自理能力,完全依赖他人。
目前AD的治疗仍无法根治,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药物治疗中常用的包括碱性成分类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能够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以及抑制草丛神经的退行性变化,但对病情治愈没有显著作用。心理治疗即以引导病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减轻焦虑,降低抑郁症状为主,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支持性治疗则是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用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除此以外,家庭护理也是常用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