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Bluetooth)的命名与北欧神话中的丹麦国王哈拉尔·布鲁图有关。哈拉尔·布鲁图是一位让丹麦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国王。他在公元958年至987年期间统治丹麦。据传说,他被称为“布鲁图”(Blåtand),因为他经常咀嚼蓝色蓝莓以使牙齿变得蓝色。此外,布鲁图的名字还暗示着他能够“联合”所有的丹麦人。因此,蓝牙技术的设计人员希望通过这一名称来表达其旨意:将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如同哈拉尔·布鲁图将丹麦人联合在一起。
蓝牙技术的标志由两个符号组成,一个是来自于挪威的符号“H”(哈拉尔名字的首字母);另一个是来自于丹麦的符号“B”(布鲁图名字的首字母)。这两个符号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标志。这种结合方式是一种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图案——十字与箭头的组合,最早见于公元七世纪符拉迪斯拉夫文化。
在90年代初期,欧洲各大电信公司都有自己的无线通信技术,每个公司之间缺乏标准的通信协议,跨品牌通信难以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欧洲通信标准化协会于1994年组织了一项名为“蓝牙”(Bluetooth)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支持不同品牌设备之间互相通信的无线协议标准。最终,第一个符合Bluetooth标准的产品在1998年推出,从此打破了跨品牌通信的壁垒。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常用于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音箱等设备连接在一起。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广泛应用等特点,逐渐成为普及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目前,蓝牙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Bluetooth 5),在传输速度、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它的发展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标准化组织的不断努力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