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什么是全局中断 全局中断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全局中断

全局中断是一种计算机硬件中的机制,它使得处理器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接收和响应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无论CPU当前正在执行哪个任务。简单来说,全局中断是一种重要的硬件实现,使得所有设备都能够被快速响应。

全局中断的作用

全局中断的作用是可以使处理器快速地响应与处理设备发生的事件。在计算机中,硬件驱动程序工作在内核中,与设备进行交互以进行数据传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某个设备发生了中断,如果处理器当前正在执行其他任务,则需要暂停当前任务,接收并处理中断请求,然后恢复当前任务的处理。全局中断机制可以使处理器的中断请求和响应时间缩短,从而加快设备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性能。

全局中断的实现方式

全局中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专用中断控制器(如Intel的8259A芯片)来收集和处理每个设备的中断请求,然后向处理器发送一个中断信号。同时,处理器通过设置中断向量表来确定不同中断请求的优先级,以便在有多个中断请求同时发生时,可以正确地处理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

此外,在新的处理器中,全局中断也可以通过在芯片级别上实现集成来实现,这使得硬件设计更加紧凑和高效,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全局中断的优点

全局中断带来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使处理器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处理设备的中断请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此外,使用全局中断还可以减少处理器在处理中断请求时的负载,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开销和功耗。另外,全局中断还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硬件设计,从而为更复杂的应用程序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扩展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