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发出的信号主要分为两种:红外线和无线电波。
红外线是指从红外遥控器上发出的一种电磁波,是一种不可见的光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干净的玻璃和塑料。它常被用于遥控电视、空调、电视盒子等设备。
而无线电波是指从手机遥控器或者车钥匙遥控器上发出的一种电磁波,可以穿透墙体和多层建筑,具有很强的防干扰性,常被用于遥控车辆、门锁等设备。
红外线遥控器在工作时,会通过微处理器控制LED发射器发出一系列的红外线信号,这些信号会被拦截器(类似红外接收头)接收到,再由微处理器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相应的二进制代码,最终控制所需的设备。
而每一个按钮都对应着不同的二进制代码,因此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比如遥控电视的时候,我们按下频道键或者音量键,发射器会发出相应的红外线信号,电视的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且根据信号内容来执行相应的指令,比如增大音量、更换频道等。
无线电波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与红外遥控器差不多,只是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方式不同。
通常,无线电波遥控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通过按下某一个按钮来控制遥控器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然后,接收端接收到这个信号,解码以后,将信号传输给芯片,芯片再根据程序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计算机、车辆、家庭自动化装置(例如家庭门锁等)的启停、加速、减速、左转、右转等。
由于遥控器发出的信号是无线传播的,因此容易被人窃听、破解、复制等,导致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遥控器的信号传输安全,许多基于加密技术的安全措施被广泛采用。比如,在一些车辆遥控器上,采用了动态加密技术。遥控器每按一次按钮,就会产生一个不同的动态加密密钥,每个钥匙只对应一个加密算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遥控车辆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