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主要原因是功耗的存在。在电流经过电阻、晶体管等元器件的时候,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散热。而功率越大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大,从而需要更好的散热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个芯片上会集成多个电路,相比较单独使用多个元器件电路来说,它产生的热量更大。这是因为芯片中各个电路之间很近,互相干扰的影响很大,使用过程中耗能更多,同时热量也会更加集中,因此散热难度增大。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采用一种连在一起的方式,元器件之间互相靠近,在空间上相对比较紧密。当电子元器件安装在PCB板子上时,如果布局设计不当,导致元器件之间或与周围空气之间的间隙过小,则会导致散热问题。散热不良会导致元器件发热过量,进而可能导致损坏电路甚至引起火灾等安全隐患。
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电气性能。例如晶体管,其基极电流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过高时就会变得更容易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使用电子元器件时必须合理安排其散热,保证工作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