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码,全称为“Nati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每个中国居民都有的18位数字码。其作用类似于身份证号码,是唯一标识一个人的信息。
Ni码于2013年开始推行,实名制注册的手机号码、银行卡、电子证照等业务均需用到Ni码。
需要注意的是,Ni码不同于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其他企业或组织标识号码。
Ni码的结构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为地址码,用于标识编码对象的行政区域;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用于标识编码对象的出生年月日;第15-17位为顺序码,表示同一地址码和出生日期码下的区别唯一标识码;第18位为校验码。
其中,地址码、出生日期码和顺序码均包含一些固定的编码规则,可以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得出校验码,从而保证Ni码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Ni码对于中国居民来说,是各类身份认证、业务办理等方面的基础信息。举例来说:
如果您在银行开户,需要提供Ni码作为身份信息核实;如果您在手机运营商处购买或更换手机号码,也需要提供Ni码进行实名认证。
此外,在某些领域中,Ni码还可以作为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标识之一,用于评估个人的信用状况。
随着各类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频发,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关注。因为Ni码是唯一标识一个人的信息,如果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将对个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相关部门对于Ni码的使用和管理都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例如,Ni码的查询、使用必须满足特定的准入条件,必须取得编码对象的明确授权,且禁止以任何方式透露、出售、非法获取、买卖等行为。
同时,倡导广大群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在未经检查证实的案例或途径下暴露个人Ni码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