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PLC发展历史相对短暂,起步较晚,对于西方PLC技术的理解和传承也相对薄弱。1980年之前,国内没有PLC技术的引进和应用。198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引进日本欧姆龙公司生产的C200系PLC产品,奠定了国内PLC技术发展的基础。但由于技术的封闭性和外国公司的保密权,国内的PLC技术相关信息无法获得全面的掌握。就算能够获得,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完全消化和转化,从而影响了国内PLC行业的发展。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工业生产企业采用的大都是传统的控制方式,对于新兴的PLC技术仍然比较陌生。因此,这种历史原因也是造成国内PLC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造成国内PLC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产品独立性不强,整个行业缺乏标准化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各个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生产技术,这种独立性不强直接导致了产品的差异性较大,同质化严重。缺乏开放性的标准和规范也影响了产品的技术上的相对完善。全国性质的研发和生产规范的缺失,使得PLC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
同时,缺乏国际化水平的标准和规范也是中国PLC技术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PLC行业内,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但由于国内PLC技术行业的相对有限和整个技术体系的不成熟,对这些标准的掌握和制定还有待于提高。由此,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条件的限制,国内PLC生产厂商并不能像国外同类企业那样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此外,中国的PLC厂商也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压力。由于国内PLC技术发展总体相对缓慢,导致在高端市场上无法和国外企业直接抗衡。这是因为国外PLC企业技术实力相对雄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也相对稳定,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制约了国内PLC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