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源自于江苏南京的方言,极其流行于网络语言中,其本意为讽刺、挖苦、抨击等,常出现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各类娱乐文化场所。浮有时会与“黑”“喷”等词汇相似,但其调侃的方式与强调的元素有时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浮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调侃对象的质量、行为、品味等方面。
人们常说“浮够巨佬”这句话,这是对于浮的高水平使用的赞誉。浮够巨佬的表现形式是:在评论中细致入微、眼疾手快,能够抓住中心痛点,有时甚至能奉上脍炙人口的精彩语录,从而让观众们大笑不止、捧腹大笑。
除了调侃高超外,浮够巨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名副其实的“双标”:当他浮别人时,一般也不会让自己脱身。不仅对别人质问咄咄逼人、不容辩驳,自己也会被同样猛烈的评价着,但他们总能截胡、接龙,引领围观者的热情与简单却聪明的让观众感到萌趣的互动。
心理学家认为,浮对于人们在压力下的情感释放和心理调整有良好的作用。在生活或工作中,人们时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烦躁、抑郁、困顿的感觉,但是通过发动小幽默神经,适量浮起,可以潜意识地告诉自己:“不用在意太多,记得开心一点,轻轻松松面对问题,一切都会变好。”
经常性浮够巨佬甚至还能做到锻炼思维、放松心态和驱散阴影的效果。快乐地把别人浮了一通,再争取把自己随涨随跌的心情平静过来,无形当中释放出一种正能量。
虽然浮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在短时期内缓解情绪和压力,但是长期以来,浮作为信仰或者文化却有其不足之处。不同与其他文化领域,浮的魅力在于消极、负面、调侃,而且经常是五秒热度,抵达顶峰之后楼就倒了,大多数人将TA作为每日聊天和网络喷子的单纯乐趣,这就容易误解文化、歪曲含义、浅尝辄止。
此外,浮不尊重个体,会伤人自尊,也会使网民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有时候浮的内容太过攻击性,还容易引发冲突。所以,在浮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身边和网络空间的文化基础,注重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合理定位、正确使用和传播浮文化,从而将其价值不断推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