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造2025是指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计划,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手段,推进制造业现代化,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该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基础,构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制造创新系统。
具体而言,工业制造2025指的是中国制造业向智能、高端、绿色、服务型方向转型升级的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球制造业强国的地位。
工业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包括推进智能化制造、加快绿色制造、促进服务型制造、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等。
推进智能化制造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升级,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线、智能产品等。
加快绿色制造是指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提高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水平。
促进服务型制造是指以“制造+服务”为核心,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服务型制造业,扩大与服务领域的融合,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指强化质量管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声誉。
培养专业人才是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学徒制度等,提高制造业人才素质和技能,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工业制造2025的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智能化转型、加强创新、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方面。
政策保障是指出台对制造业的扶持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研发、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智能化转型是指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企业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方式。
加强创新是指促进科技创新,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推进工业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当前全球化的智能制造体系。
工业制造2025实施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制造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更在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加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转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第一方阵的目标。同时,工业制造2025还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