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I2C和SPI有什么差别 I2C与SPI的区别

1、基本介绍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和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均为串行通信协议。I2C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多主从总线结构,具有两根总线(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SPI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单主从结构,具有四条线(数据线MOSI、MISO,时钟线SCLK和从机选择线SS)。

2、差异1:总线架构

首先,I2C从其架构设计上就是多主从结构,多支持多点通信;而SPI则是一主一从结构。I2C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由于使用了地址设备来唯一标识每个从属设备,因此多个从属设备可以与总线上的主设备控制器进行通信;而SPI是基于片选的方式来实现多个设备的通信的,一个主控芯片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从设备与其进行通信,而不会同时与多个从设备进行通讯。

相较于I2C,SPI的这种单主模式可以让通信的时序和配置变得更加简单精确,而I2C的多主模式则体现在I2C总线协议上,能够实现更多的兼容性。

3、差异2:速度

其次,I2C与SPI还在传输速度方面具有不同的差异。I2C一般速度较慢,最高时钟频率可达400kHz;而SPI的传输速度相对较快,最高时钟频率可达几十MHz甚至上百MHz。

这个差别直接影响了I2C和SPI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能够承载的数据量和传输效率。如果需要高速的数据传输,开发者通常会选择SPI协议;如果需要较低延时、较少总线的,就会选择I2C。

4、差异3:外部硬件设备

除此之外,I2C和SPi之间还有一些差异体现在外部硬件设备的支持上。在SPI接口中,由于其是一主一从结构,通信时不需要进行地址的传输,也就不需要特殊的芯片来实现地址识别。而在I2C协议中,所有从机设备进行通讯时,都需要独立的硬件支持。因此,I2C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多的外部硬件来进行设备识别,以及支持规范协议。

相对来说,SPI的应用场景往往较为简单,对于一些不需要太多通讯设备的场景下,SPI的简易性和速度优势就更加显著;而I2C则较为复杂,但其多点通讯和兼容性特点可以适应更广泛的硬件设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