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显示器)是由液晶层、偏振片、光源、控制器等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液晶分子的控制,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从而显示图像。然而,液晶分子只能够在垂直于玻璃层的方向上转动,因此无法达到指纹解锁所需要的高精度晶格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屏幕指纹解锁技术多采用压感式或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而液晶屏幕与触控技术是不兼容的,因为触控技术需要在屏幕表面安装导电层,而这层导电层会阻碍液晶分子的转动。同时,在指纹解锁时需要对指纹进行高精度扫描,这就需要LED等光源非常接近指纹的表面,从而增加了液晶层和指纹识别模块之间的距离和光线干扰,从而影响识别效果。
随着OLED屏幕的广泛应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也逐渐兴起。与LCD屏幕不同,OLED屏幕是由发光二极管独立发光组成的,没有液晶层和背光模组的阻碍。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在OLED屏幕上安装光电二极管阵列,在发出短暂的光线后,测量反射的光线强度,并将指纹图像信息传输到芯片内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指纹解锁功能。
相比LCD屏幕,OLED屏幕的透光性更好,且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和曲率性能,可以实现更加创新的屏下指纹解锁技术。随着OLED屏幕的大规模应用,屏下指纹技术将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终端的标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