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是电磁兼容的缩写,指的是电子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场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工作的能力。当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或磁场强度超出国际标准规定的范围时,我们就称之为EMC超标。
EMC超标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干扰,甚至会对其它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减少EMC超标是现代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EMC超标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不合理:电路板的设计不合理,电磁辐射会比较大,比如线路太长、线路宽度太窄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EMC超标。
2)电气过程产生干扰: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等现象。当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超出了设备所在环境所能够容忍的范围时,就会导致EMC超标。
3)环境电磁干扰:现代城市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各种设备和设施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当这些环境电磁干扰对设备工作产生影响时,也有可能导致EMC超标。
EMC超标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影响电子设备性能:电子设备如果经常EMC超标,会导致设备内部线路的信号传输受到干扰,从而导致设备性能表现不佳,或者干脆无法使用。
2)干扰网络信号:网络通信设备如果经常EMC超标,可能会干扰周围的其他设备和通信线路,导致信号不稳定、影响通信质量。
3)威胁人员健康:电磁辐射超标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比如长期接触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睡眠等产生影响,引起头痛、眩晕、疲劳等症状。
1)优化设计:通过对电子产品的线路、PCB板、外壳等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等干扰。
2)提高屏蔽效能:在电路设计时增加合适的屏蔽措施,以降低辐射信号水平。可以加装屏蔽罩、增加接地导线等措施。
3)选择合适材料:使用合适的材料可以降低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减少EMC超标。比如使用电磁波屏蔽材料、有机高分子等。
4)加强测试监控:在产品研发阶段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测试,以确保产品的EMC性能达到要求,如果超标,则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优化改进。
以上几个方法可以降低EMC超标,从而保证电子产品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