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外接晶振,简称外振,是单片机的外部时钟源。单片机内部集成了一个基础的时钟电路用于运行程序,但由于其精度和稳定性较差,且受环境影响较大,不能满足某些应用的需求。而外接晶振则可以提供更为精确和稳定的时钟信号,提高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
外振主要由晶振和两个电容组成。晶振是一个由石英晶体驱动的振荡器,其特点是精度高、温度稳定性好,因此较为常用。晶振的频率一般在4MHz到20MHz之间,可以根据单片机的要求进行选择。两个电容用于调整晶振的谐振频率,以使之与单片机内部时钟频率一致,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外振相比于单片机内部时钟有以下优劣势:
(1)精度更高:外振借助于晶体管的物理特性来稳定时钟信号,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保证单片机系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2)适用范围更广:外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晶振频率,而单片机内部时钟的频率是固定的,很难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3)抗干扰性能更好:外振的晶振信号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内部时钟更具有抗干扰性能。
(1)成本较高:外振需要搭配电容使用,且晶振的价格较贵,因此成本较高。
(2)调试难度较大:外振需要对晶振的频率进行调整,才能与单片机的时钟频率匹配,如果调整不当会出现系统运行异常,调试难度较大。
单片机外接晶振使用的关键是要正确连接电路、选用合适的晶振和电容并进行频率调整。下面介绍外振使用的具体步骤:
外振的晶振需要连接到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两个电容分别连接到Xtal1和Xtal2引脚与地线之间,如下图所示:
在选用晶振时,需要考虑单片机要求的时钟频率和晶振的精度及稳定性,一般选择4MHz到20MHz的石英晶振。在选用电容时,需要根据晶振的频率进行计算,一般选择22pF到33pF的电容。
外振连接后需要对晶振进行频率调整,以使之与单片机内部时钟频率一致。具体操作如下:
(1)在程序中设置CLKDIV寄存器,将时钟分频,降低单片机内部时钟频率。
(2)在程序中设置FOSC寄存器,将时钟切换为外部时钟。
(3)通过连接示波器测量晶振的输出波形,调整电容的值,使其谐振频率和单片机内部时钟频率一致。
(4)通过程序代码监测外振运行是否正常,如果异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单片机外接晶振是一种提高单片机系统精度和可靠性的技术,其精度和稳定性很高,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外振的使用需要注意电路连接、晶振和电容的选择以及频率的调整等细节,操作不当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认真进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