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处理中,非均匀性校正(Uniformity Correction)指的是一种影像预处理技术,其目的是消除成像系统中不均匀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成像系统在成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野外中的温度变化、光阴极的老化以及图像接收系统的坏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成像系统的响应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图像中出现明显的灰度不均匀性。非均匀性校正技术则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校正图像将这些不均匀性消除,从而获得清晰的影像。
在成像系统中,非均匀性主要是由于探测器和光学系统等成像系统中的一些非线性效应或定位失误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校正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相对法和绝对法。相对法主要是通过引入标准灰度参考像素,校正后直接与标准灰度值做差异;绝对法则是以某一稳定的光源或物理模型为依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标,得到所需的结果。
在许多医学成像应用中,非均匀性问题有可能导致很多不同的问题,例如,在肿瘤诊断时,非均匀性系统误差扰动会使得病变比周围组织的强度更弱,但也可能会显得更强。这样,由于肿瘤信号的改变,不仅可能误诊和漏诊,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治疗决策。因此可见,非均匀性的校正对于保障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目前,梯度方法、双三次插值法、卷积法、贝叶斯、蒙特卡罗等方法,都被应用于非均匀性校正问题的解决。在MRI图像处理中,注入校准图像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监督修正的方法;而一些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例如扫描网格的方式则可以解决一些手术成像中的非均匀性问题。其实,任何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而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以及实际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