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压表最初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量的测量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模拟电表无法满足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压表应运而生。
数字电压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待测电压转化成数字信号,再经过处理、显示等步骤,实现对电量测量的精确、快速、可靠等优点。数字电压表的核心是模数转换器(ADC),即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部分。数字信号在经过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
数字电压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片机时代(1970年代至1980年代)。这个时候,采用单片机作为数字电压表的控制器,实现了数字电压表的数字化、自动化、多功能和微型化。
第二阶段:专用集成电路时代(1980年代至90年代)。这个时候,采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现了数字电压表的高速、高灵敏度、高精度和多功能化。
第三阶段:DSP芯片时代。 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出现,使数字电压表的测量范围、功能和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频率处理方面更加突出。
数字电压表已经成为电子、通信、机电等工程中地位非常重要的测试和测量仪器之一。常见的数字电压表测量范围可以达到几千伏的高压和几百埃的微小电流,可以量测直流、交流、阻抗等参数,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计算机、通讯等领域,成为现代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测试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