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晶振为什么是11.0592 晶振频率为何是11.0592MHz

1、晶振为什么是11.0592?

晶振是现代电子系统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计时元件,晶振产生的频率通常作为电路系统的时钟,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那么为什么我们常见的晶振频率是11.0592MHz呢?其实这和历史的发展以及数字信号的特性有关。

2、历史发展

1956年,欧洲国家正式启动了欧洲计算机大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科技讨论会议。为了保证符合欧洲电信联盟网络标准,参会国家在晶振频率的选择上进行了协商。最终,欧洲国家在此次讨论中确定了频率为3.579545MHz、4.43361875MHz、6.176MHz、8.000000MHz、9.828000MHz这五种标准的晶振。后来,这些标准被广泛使用,并渐渐被国际通用。

3、数字信号特性

现代电子系统主要使用数字信号进行数据传输,而数字信号的频率特性决定了需要使用的晶振频率。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需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准确还原信号。因此,对于8kHz的音频信号而言,至少需要使用16kHz的采样频率,也就是需要至少使用16MHz的晶振。

4、晶振的整数倍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设计和稳定性,通常会使用高频晶振进行倍频,得到所需的频率。例如,对于STM32芯片的时钟系统来说,其内部时钟的频率通常为8MHz或16MHz,但是其需要的CPU时钟频率可能达到了168MHz,因此需要使用高频晶振进行倍频。在这种情况下,11.0592MHz的晶振可以通过四倍频得到44.2344MHz的时钟频率,再进行除法器和PLL锁相环的处理就可以得到168MHz的CPU时钟频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