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的,动力电池也不例外。正极主要使用锂镍钴锰酸盐(NCM)、三元材料(LFP)和钴酸锂(LCO)等材料,其中NCM混合物的使用最为广泛,因其能够兼顾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等方面。负极材料主要使用石墨,电解质主要采用有机碳酸酯溶液,而隔膜则采用聚丙烯材料。
除了正负极等基础材料外,动力电池还包括一些辅助材料,如导电剂、粘合剂、钳制剂、填充剂和添加剂等。
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各国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研究新型的动力电池材料。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固态电解质、锂硫电池、锌空气电池等。
固态电解质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在理论上能够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而锌空气电池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其与金属锂相比拥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生产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前驱体生产、正极和负极的材料混合、电池制造和电池组装。
前驱体生产是整个生产过程的起点。这个过程重点是生产钴、锰、镍等金属的前驱体。制造正极和负极则需要上述前驱体和其他辅助材料,经过混合、粉碎、粘合等多个步骤完成。
电池制造包括将正负极夹在一起,并加入电解质、隔膜和外壳等。而电池组装则是将制造好的单体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或电池组,最终形成功率电池组、能量电池组和混合电池组等。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更低成本和更高安全性方面的目标,因此未来动力电池的材料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的调控。例如,通过调整镍、锰、钴等元素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正极材料的性能等。
其次是新型材料的研究。例如,全固态电解质和锂硫电池等。
最后是工艺的改进。例如,通过提高电极材料和隔膜的质量,减少材料的浪费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