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什么是中断扫描法 中断扫描法的定义与原理

1、什么是中断扫描法

中断扫描法是一种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也称“轮流调度”(round robin)。它是基于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来进行进程切换,以保证所有进程都有公平的CPU时间,增强了操作系统的响应能力。

2、中断扫描法的原理

在中断扫描法中,操作系统将所有就绪的进程按照顺序放入一个就绪队列中,然后按照固定的时间片大小进行轮流执行,每次执行一小段时间(一般为几十毫秒或几百毫秒),然后就把CPU让给下一个进程。

如果一个进程在时间片结束前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它就会释放CPU,同时从队列中移除,让下一个就绪的进程运行。如果一个进程在一个时间片内都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它也会被暂停运行,等到下次轮到它的时候再继续执行。

3、中断扫描法的优点

中断扫描法的优点在于:

1)保证了所有的进程都有机会运行;

2)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当一个进程被挂起等待资源的时候,操作系统可以立即调度下一个进程运行,从而不会让用户感觉到系统的卡顿;

3)算法实现起来简单,易于操作系统的实现和维护。

4、中断扫描法的缺点

中断扫描法的缺点在于:

1)无法充分利用CPU,因为每个进程都必须被分配一定的时间片,因此会浪费一些CPU时间;

2)当运行时间过长的进程占用了CPU时,其他进程可能会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被调度运行,导致响应时间变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