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发挥时钟作用,使设备能够按时执行指令。然而,有时晶振会“不准”,导致设备出现一些异常,本文将就晶振为什么不准这个话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晶体是一种具有结构规则的固体物质,但在热学上,晶体还是会发生膨胀、收缩等变化。这种变化对晶振的频率也会产生影响,导致晶振偏离正常频率。此外,晶振周围的温度环境也会对晶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晶振不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晶振的工作温度来尽量减小温度环境对晶振的影响。或者选择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晶振,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晶振内部的晶体在振动时会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导致晶体的结构略微变形,从而影响晶振的频率。另外,晶振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导致晶振偏离正常频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更加稳固的封装方式,抵抗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影响。或者选择具有机械补偿特性的晶振,减小机械应力对晶振的影响。
电磁干扰(EMI)是指电磁波干扰电子设备的现象。在晶振中,由于晶体的光电效应、压电效应等特性,晶振内部会产生电磁场。当这个电磁场遇到外界干扰时,就会影响晶振的频率。此外,晶振还会被设备中其他器件的电磁辐射所干扰。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EMI抑制技术来减小电磁干扰对晶振的影响。或者选择具有EMI补偿特性的晶振,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
晶振的频率与供电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供电电压变化会导致晶振的频率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一些低功耗应用中,供电电压的微小变化会对晶振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具有低功耗特性的晶振,能够在低电压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另外,采用电源稳压器等电路,保证晶振的供电电压稳定也是应对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