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率是指通信中每秒传输的比特数,9600波特率即每秒传输9600个比特。在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波特率之一。
9600波特率通常用于低速串行通信环境中,如单片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电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等。
晶振是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一种元器件,它具有振荡的特性。在串行通信中,晶振的频率决定了波特率的大小。
对于9600波特率,常用的晶振频率为11.0592MHz,这是因为9600波特率的标准频率为16倍基准频率,而11.0592MHz是标准的基准频率。
当晶振频率与标准频率相差较大时,会发生误差,导致通信错误。因此,在选择晶振时需要考虑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除了选择合适的晶振外,在使用9600波特率进行串行通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传输距离:9600波特率在长距离传输时会产生信号衰减,需要考虑信号放大和补偿的问题。
2)数据位:通常为8位。
3)停止位:通常为1位。
4)校验位:通常为奇偶校验位。
在选择晶振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同时在使用9600波特率进行串行通信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晶振,以及其他相关的参数设置。这样可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