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标准(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即射频识别标准,是指规范了射频识别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的一种体系结构或指南。标准的制定者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国际电信联盟(ITU)等知名团体。
这些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不同品牌、不同制造商的RFID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从而保证RFID技术的顺畅应用。一个完善的RFID体系结构标准将促进RFID系统在各个行业的普及和应用。目前,国际上的主要RFID标准有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ISO 14443、ISO 15693和ISO 18000等。
EPC标准是由欧洲和美国的主要零售商、制造商组成的联盟共同开发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标准定义了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编号、编码格式和编码算法,以便RFID系统可以在不同品牌、不同制造商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EPC的技术基础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标签技术——无源RFID标签。这种标签可以不需要电池,在接受RFID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后将存储的信息通过射频信号返回给阅读器。在EPC标准中,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用于标示物品的种类、批次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ISO 14443和ISO 15693标准分别是RFID技术中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两种标准。ISO 14443是一种基于高频(13.56MHz)的标准,主要应用于门禁、公交出入闸等需要近距离进行身份认证的场合。ISO 15693则是一种基于射频(13.56MHz)的标准,主要用于在机器人控制、材料跟踪等需要远距离无线通信的场合。
ISO 14443和ISO 15693标准都规定了各个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以确保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信息安全性。这两种标准在智能卡和智能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RFID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ISO 18000是一系列RFID标准的集合,包括7个部分,从1到7编号。ISO 18000标准体系定义了RFID设备之间通信的基本原语和通信方式,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协议之间的交互性,确保了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能够相互操作。与EPC标准不同,ISO 18000标准通常是基于被动式RFID标签的,这些标签不需要电池,可以通过接收RFID阅读器的射频信号来激活并发送信息。
ISO 18000标准体系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仓库管理、物流跟踪、工业自动化、交通管理等领域。目前ISO 18000标准在全球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RFID应用的基本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