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滞是指磁性物体的磁化随着外加磁场变化而发生的不可逆现象。当外加磁场增大时,磁体的磁化强度随之增加,但当外加磁场减小时,磁化强度不会立刻跟着减小,而是会形成一个残留磁矩,这就是磁滞现象。
磁滞现象的原因在于磁体内部存在许多微小的磁留结构,这些结构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随着外加磁场的变化而慢慢翻转。当外加磁场减小时,翻转的速度会逐渐减缓,最终停止在一个稳定状态,这个稳定状态即磁体的残留磁矩。由于这些磁留结构非常微小,因此磁滞现象通常只出现在微观层面,而不会对整个磁体产生显著的影响。
此外,磁滞现象还受到温度、磁场强度、磁化方向等因素的影响。
磁滞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在电力变压器中,磁滞现象会导致能量损失,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铁芯材料来减小磁滞性能;在磁存储器中,磁滞现象用于存储数字信息。此外,磁滞现象还用于磁记录、磁测量、磁控制等领域。
磁滞系数是描述磁滞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定义为一个物体的剩余磁感强度与饱和磁感强度的比值。磁滞系数通常用于描述铁磁材料的特性,不同的铁磁材料具有不同的磁滞系数。磁滞系数的大小与铁磁材料的宏观磁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是一个重要的材料性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