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来自,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 学习360百科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
这次国学热的出现与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讲娘伯者指茶标校室苏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自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从一个360百科曾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大国,沦落为在西方的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巨大的反差,使国人背换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感情色彩占据了上风,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沦落到那个样子,全是传统文化、儒家换听议基陈占优界限育怀思想惹的祸,于是,批判传统文化,否定儒家思想就成为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主流思潮,主要表现在团审川太平天国起义时期、五四时期、全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诉重讲觉病北通行雨和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儒浓换之待律省家思想先后遭遇过数次大劫难。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了证怎给红皮僵化状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这或许就是当今国学热产生的一个原因。
亚洲四小龙就延计动试门是指新加坡、韩国和存顺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研究儒家的声音基本上消失了,儒家思想研究的重点转到了我国港台地区。港台地区研究儒派施在探威乎学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香港的新亚书院,一个是台湾的东海大学。但在港台地区,真正兴起,真正受到重视是在上世纪七十刚副教岩搞绍年代之后。为什么?法交活请系演编间起因为七十年代欧美经济不景气,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却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对这种现象,东西方学者很自然就要追问: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它背后的动因是什变坐兵材到么?当人们试图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这种社参技织全增维延旧放个由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就香波际府办离危乡倒是来源于以儒家伦理右声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在这些学者看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精神动力正是来自于儒家伦理,是对儒家伦理的成功应用和改造的结果。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在他的《论语加算盘》一书中,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就是算盘加《论语》,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开创了儒家式经营之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荣照也提出了儒教精神促进了新加坡经济起飞的观点。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传统的国家,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核心,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联想:儒家文化、儒家伦理导致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当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腾飞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对儒家文化、儒家伦理的研究。这或许是当前国学热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初,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创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等。二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友兰、贺麟等。这两个阶段大致范围是1919年到1949年,是在大陆出现的。三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是现代新儒学的成熟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方东美等。四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复兴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在港台。
当代国学热的兴起与港台地区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他们著书立说,四处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陆续续在大陆出版并广为流传,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据说,我国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大约有3500万,这些华人散居在世界的各个不同角落,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归属和认同,对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归属和认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如祭祀伏羲、祭祀黄帝、祭祀大禹、祭祀孔子等,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也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
在国际上,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马克思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危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一个人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的,这种思想不去填补,别的思想就会去填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有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于是,从这种意义上说,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另一个精神的支柱,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就成为一种现实需求。这或许也是国学热兴起的重要原因。
我们说,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荒芜,他们感到不满足,感到困惑和迷茫。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泛滥。人们在问:难道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滑坡吗?难道社会发展必然带来诚信缺失吗?传统文化中重人际关系、重社会和谐、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资源一下子成为全社会最需要了解最需要获得的东西,因为这些思想观念正是当今我们这个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宿愿。这或许也是国学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就是说,国学热的兴起与近些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时俱进、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等有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何而来?当然应该从中国的传统而来,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内容。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中国特色"也就无从谈起。正是有了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有了学界和民间的积极配合,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当前国学热产生与兴起的社会原因。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出版的学术著作及研究文章不计其数,每年都要召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规模的研究机构和学术队伍。
媒体方面,阎崇年先生在《百家讲坛》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等等,这些学人雅俗共赏的讲座,重新唤起了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
除了电视台外,还有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譬如《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等等。
最近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种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学热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国学热应需而生。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前这一股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是我们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是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后的积极回应。我们应该顺应这股潮流,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担当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国粹---探知江西师范大学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江西师大最近掀起的一阵国学热潮使得传统文化的弘扬问题再度为其校的热点话题。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我们为之赞叹,另一方面我们又感到了迷茫:传统文化的前途何在?当代大学生究竟该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以下为江西师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看法的系列调查,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收获和启示。
传统艺术,路在何方?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重要载体就是传统艺术。问卷中当我们问起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等传统艺术的掌握程度时, 92% 的同学回答学过一点皮毛或者根本就不懂,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整体素质的大学生们,面对内涵丰富的传统艺术时,为何表现得如此近乎无知呢?
精巧而美丽的传统艺术,曾经满足了平民百姓对美的追求,在漫漫历史中找到生长的土壤,人们在接受和学习传统艺术的同时,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力。
然而,如今这个处处充斥着流行和竞争的年代,时尚快感代替着人们对传统的需求,更多时候传统文化只在理想层面发挥一点作用,更多的人还在想像它应该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实际生活中,传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人们忙于各种应酬,忙于生存的条件下,更对传统艺术少有问津了,有统计显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有 1 万项,但是它们每天都在减少。
"课程太多,压力又大,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这成为阻碍大家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占用大量时间去钻研这些著作,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专业课学习。然而,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适当阅读和学习,可以打开我们的思路,带动专业课的学习。
"和我所学和以后发展的方向没有太大联系",有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尤其是工科和理科),跟古代经史子集在很多方面没有共同之处,读古代经典文学会成为负担。其实不然,经史子集,博大精深,其中的儒学等精髓都是为我们如何学习做人办事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或者说见解,它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处理矛盾,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需要经典中所提出的品格和精神。
"我很不喜欢这些东西,它们过于乏味、枯燥,没有创新。"初次阅读和接受它们,很多人都会产生误解,认为它们是一成不变的,是过时的。但毕竟那些都是前人总结的,经过历史长河的风浪考验流传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批判和继承。
如今,人们很少主动学习传统艺术的原因,很大部分要归结于传统艺术自身离平常人还有一定差距,整个社会提供给人们学习传统艺术的机会比较少,在大中小学校园里的我们少有机会接触这样的传统艺术。素质更加全面的大学生群里,在传统艺术这一方面,仍显得十分缺乏,出现调查中的数据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重视加强传统艺术的宣传。 2008 年 2 月起开始实施"京剧进中小学课程"工程,到 2009 年 7 月,工程就将完成在北京、天津等 10 省市的试点,那个时候,其它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民族乐器的推广也应该进行了,现在我们的校园内,已经找不到几个能写一手漂亮毛笔字,画一幅优美国画的学生。保护和推广传统艺术,迫在眉睫。
今年参加两会提案的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我们现代化的速度太快了,我们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化,大地的文化迅速地消失了,而且是转瞬即逝,让你心疼"。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今年提了这方面的提案,旨在呼吁民众和政府重视传统文化,不能让这些金子般的艺术消失,必须满怀热情地把我们的文化构成我们新的长城,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髓,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必须尊重和学习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论。
传统文化,如何发扬?
你眼中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怎样的:
A. 古老刻板的 | B. 过时的 | C. 与时俱进的 | D. 需要不断更新变化的 | E. 可有可无的 | F. 我们当代发展所必须的 |
这是最近江西师大对在校大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调查结果显示:选 A 、 B 、 C 、 D 、 E 、 F 的比率依次为 3% 、 1% 、 30% 、 48% 、 0% 、 18%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大约 50% 的同学认为当前的传统文化是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是不那么完善的,所以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要不断地更新变化的。但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 30% )认为传统文化是做到了与时俱进的,他们认为当今的传统文化是跟的上时代的潮流的,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的。另外,那 18% 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在他们眼中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是我们不该隔离的一部份。
整体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文化对当代的发展是存在相当大的作用的,对我们大学生也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即使在当下许多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没有用,积极地去追逐西方、韩国等外国的潮流文化,有的甚至渐渐淡漠了它。
但是当前的现状是 , 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不怎么了解和清楚,尽管觉得它对我们的作用很大,但是由于周身环境和自身的限制,还是没办法做到像学习英语那样去学习它,天天接触它。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该怎么做?
"这需要学校和我们自身都加深对它的重视,对于那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要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条件、培养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要全民行动起来,把学习传统文化当做一种习惯。媒体等也要加强宣传,把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积极意义以一种崭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为更好的为我们现代化建设起到帮助,才能把我们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华发扬光大。"在调查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建议到。
调查问卷显示, 75% 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有重要作用,另 25% 的同学认为有一些作用; 96% 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学习古代先哲的思想,并表示会主动学习。可见,大家对于传统文化非常普遍的认同,基本都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对国家建设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当问及对经史子集的态度时,答案就不像上面两题的答案那么集中,相对来说,选择"偶尔翻阅"的最多,其次是"敬而远之"。
采访中不少人一听到经史子集,就将其与"刻板、过时、食古不化"之类的词语等同起来,甚至说"没有听过"。
在 此,同学们在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上也向学校提供了很多想法和建议,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要把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结合起来,在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后融入现代元素和新的价值观,融入当下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强宣传力度。具体来说,可以多设置这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开展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知识竞赛,还可以多开办读书会交流会,校广播站和校报也可以添加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少同学表示《百家讲坛》的那种平易近人、大众化通俗化的讲述方式在对大众的宣传和普及上是值得学习的。
以下为同学们三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场景一
3 月 6 日晚 19 点惟义楼W4208
得知星期六晚上国学班有课,记者来到现场进行体验和采访。晚上七点上课,六点半就有同学陆陆续续走进教室,让记者感到十分不解的是,除此课本《易经》之外,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许多尚未拆封的牙签!
七点刚到,一位年轻得出人意料的男老师拎着黑色公文包走了进来,他是任课老师徐闯。
这堂课讲的是第九章《大衍之数》,首先是老师带读一遍,然后同学们齐声读一遍。"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叻以象闰,五岁再闰……"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响起,同学们都很久没有这样齐声读过书了,神情激动。
然后,徐老师就对文章进行了讲解,那些初看不知所云的句子在老师一番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多方譬喻下竟也变得趣味十足。文中古人用乾坤之数与四时的相互关系运算,在五千年前就计算出一年有 360 天,推算出的世界上的物质种类数相当接近今天的科学结论,这些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终于等到牙签"上场"了。原来,牙签是用来替代蓍草占卜用的。同学们的兴致极高,纷纷在老师的示范下动起手来,虽说"六爻成一卦"程序比较繁琐,大家都还是非常认真准确地完成了。接着,徐老师又详细解说了演算中的规律及解卦方法。徐老师告诉我们,他小的时候就喜欢"玩棍棍",也因此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才慢慢发现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国学。以《易经》为例,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绝不仅仅只是"算卦"。易经可以作为所有学科的一个基础理论模型,是后来所有哲学思想的源头,通过易经推演出了各门科学,无论是数学、天文地理、文学、医学等等,都可以从易经中找到相对应的地方,并且还能根据易经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当代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易经》依然有着学习价值。
最后,徐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希望青年一代把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毅坚卓、容载万物的美好品德传承发扬下去。
场景二
3 月 8 日晨 8 点惟义楼W7208
在 08 级传播学院的传播学课堂上,同学们做了一个关于"从传播过程看传统文化的传播"的案例分析,全班同学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 5 到 6 人并进行讨论。大家对于"你认为谁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根据媒体特征分析传统文化的传播"等一系列问题各抒己见,然后各组写好讨论记录,并通过一周的整理得出一份该组的总结。今天这堂课就是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组内的讨论成果,同学们各抒己见。"传统文化包括民间的手工艺品,少数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在传统文化的范畴内""文学成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而那些名著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大家的意见,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是多姿多彩的,而不仅仅是一两个方面。
这节课还设计了"根据媒体分析传统文化的传播"这种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发言。"媒体传播通常不深入、不全面,有事还会带来很多误解,这样传播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媒体经常传播同样的信息,对于传统文化也是千篇一律,这样就起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缺少教育意义,过于娱乐化,这样传播传统文化就低俗化了。"
在关于"受者接受传统文化的心理及相应对策"问题上,有同学提出"接收者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的传播可能是一遍遍强制性地灌输,所以必须引导大家,提高接受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过于肤浅,同时认为是自己的就不会珍惜,所以必须克服这种自满心理。"
在讨论结束时,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结合专业课知识,收获是双重的。"
课后,任课老师袁爱清说:"研究传统文化于课堂中,是激发大家活学活用的热情,同时达到引发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针对日韩等国非常热衷汉文化,而中国人却有些漠视这一现象,就是为了让大家转变态度,看看别的国家怎么做,再审视一下自己,才发现我们有很多不足!"
场景三
4 月 16 日晚 19 点惟义楼W2202
这是不同寻常的课,这里有来自大二大三的同学,也有大一的同学,有专业课的同学,也有外专业课的同学,到底是什么课吸引了大家呢?它是文旅学院历史学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这里有来自文旅、美术、音乐、传播等学院三个年级的 80 位同学,在每周四晚上带着激情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
这门课的任课老师的是文旅学院的曹柯平老师,他对历史特别是考古有很多研究,今天要讲的是中国诗歌发展史,曹老师给大家展示了西班牙文化遗产的照片,讲到古代西方西方文明,用一首西班牙的民歌引发大家的思考,让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比如诗歌乃至整个文学领域。
在一首《青花瓷》的背景音乐中,我们同时跟随幻灯片欣赏了古代青瓷中的代表,去感悟歌词中的意境。关于诗的意象和意境,曹老师用通俗语言解释说:"是个描绘的图画构成了意象,而意象的叠加组合成了诗歌的意境。"
课上大家分析了《诗经》中一些片段,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蒹葭》,曹老师给出了不同人做的不同翻译,并进行比较。而大家听着《兰花草》《十送红军》《牵手》等歌曲的词都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这让大家对《诗经》的语言有更加形象生动的认识了。
"风雨"一直是中国诗词之中常常提及的关键词,曹老师通过举例的方法说明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其描写的不同特点,同时又得出一个感慨 , "现在的人也只能从那些古代诗歌里面吸取,很难创造出新的特点了。"
这门课程通常都是把音乐、图片贯穿于讲解之中,同时又通过许多对比,如古今、中西、现实与理想等等方面。这也恰恰迎合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兴趣和口味。
曹老师说:"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要建立在拥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因为只有有了知识背景才可以领悟和思考。为什么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无视?那是他们对人文关注度不够,甚至有可能产生误会。我们只有尊重前人,认识世界,延续优秀精华的部分。同时也要避免浮躁的心情,克服文言文障碍,让主流实质延续下去,谦虚、谨慎,同时也要遵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关于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注:以上分类依照清《四库全书》。
关于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 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经典书目推荐
《经典常谈》朱自清著,这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五经四书,而且讲了历史、诸子以及诗词歌赋的经典。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更重要的是书中语言极其通俗流畅,条理分明,深入浅出,见解精辟,是一本入门的好书。
《唐诗杂论》闻一多著,闻一多先生不仅是一位严谨的学者还是一位诗人,用诗人的眼光去读诗,去研究诗人,多有卓见。抛却这些学术上的成就,其文本身即是一篇篇美文,尤其是说初唐四杰,论贾岛,论类书与唐初的李世民,举重若轻,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见识闳通的表述,引人入胜,确是高妙。
《诗词曲赋鉴赏》叶树发、杜华平主编,以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韵文之鉴赏为主要内容,对其人文精神,其分体简史、形式、表现方法、艺术风格、鉴赏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和介绍。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80年来,持续不断的现代化来自思潮几乎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并且这种对现代化的追求在很大程度是以传统文化的"让位"为代360百科价而前行的。在文化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困扰人们头脑的问题。
但在当下,国学、传统围款始节课去标文化的复兴"热"突然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且正未有穷期:议论纷纭的读经运动之争尘埃未落,名流贤达的《甲申文化宣言》又冒了出来;9月28日曲阜市政府首次主持公祭孔子诞辰大典,尊孔之风趋盛;10月22日,又有甲申年重阳炎帝陵定家护套失祭祖大典在株洲炎陵县炎帝陵举行;北京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欲联手打造中国首个"国学文化社区",继而又有报载山东书济宁将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些轰轰烈烈的"复兴"活方占动究竟昭示了什么?
质疑:在复兴"外衣"之下的两点问题:
当前社会流行的一种看法或做法,就是把传统文化放在儒家文化的层面上来表述,似乎二者可以里传酒众优等量齐观。这种观点抽象看来颇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却十分片面,因为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要比儒家文化宽泛得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服交容们席阻,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就儒家文化本身而言,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大量融汇、吸收了其他官油工令者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如荀子之集成百家,自成一系;董仲舒之重儒家、阴阳家,自化力立一说;宋明理学家更是融释、道于一身,终使儒家达到较完备的形而上理论形态。因此,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所谓传统文化不仅仅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其更深层含义在于: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
有文章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兴"热"已有从思想的层面发展到制度层山限苦改来场世空坚初入面和操作层面的趋势值却够,兹事体大,实在不可以掉以轻心。倡导读经还只是文士墨客的议论,而"建设国学社区",乃至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等等则是货真价实的社会改造运动、大规模的土测怕功站木工程。一旦启动步主品方,在各种名堂、项目底下就是飞持马定设蒸生弱跟真金白银的公共资源的调动、分配,还有就是某种公共领域的强制性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成员是无法不受其影响乃至制约,承错加巴部区今为提临负改载着这些工程规划的土地原生态无法不被改变甚至是破坏。尤其是对于像山东济宁要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的"大手笔",更需明察、细辨、慎思用识利常,更需要在政治民主、加强舆论监若干肥杂游著青神督的前提下抉择去从。
现象:我们是合格的炎黄子孙吗?
五四运动以来的现代化思潮几乎就是以西方的图景为标准的。因此有学者说,五四精神就是彻底的"反传统"。传统极季包断客帝千取文化在消亡吗?
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出现今天这种自身文化相对贫瘠的玉胞经课并效庆别积二出局面是不争的事实。当前,流行文化是繁殖力惊人的病毒,传统文化是被渐渐噬空的细胞。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变成广告话语、商业逻辑;而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习俗仪式,只能无奈地演变成商家的市场营销策略。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可爱的地方,而往往可爱的东西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大家常常把传统文化当成现代化的障碍。但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活力不在于"仿古"
"五四"以来关于中西文化之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争其关键似乎更在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所幸的是,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了一些复兴的载体,或者说带来了新型的传统文化,尽管现在的传统文化已经绝非历史上的传统。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那么此"热"毋宁说更是国学或传统文化的不幸,而其是否能真正的热起来,以及"热度"又能维持多久,也就同样值得怀疑了。
有人说传统是包袱,有人说传统是财富,有人说传统是实现现代化的阻力,有人说传统是实现现代化的动力。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都是片面的。如果现代人能正确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是有着血肉联系的,从而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时代,为时代服务,则传统绝不会成为包袱,而只能是宝贵的财富,绝不会是阻力,而只能是积极的动力。相反,如果不能正视时代的发展而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或者无视传统与现代的血肉联系而一心只想割断历史,抛掉传统,那么,传统也确实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成为前进的阻力。总之,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的崇拜和搬用,也不能简单的否定和排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在日益污染的工业化时代,在功利至上的商品社会,如何"呼吸新鲜空气"?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对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候,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又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因此,"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互相吸取的。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显然是片面甚至不公正的。中华文化长期教育人们经世、入世,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即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主动吸取西方文化的营养,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
克罗地亚文化部长波诺·比什库皮奇--现在不少文化就像生物物种,正濒临灭亡。例如,在世界各地,大量产生于特定文化、历史和环境中的语言已经消失。今天,全球有上千种语言只有近万人、甚至不到数千人会说了。
印度文化部长--对于传统文化不仅仅要保护,更要让现代人的生活与它仍存在相关性。传统文化不能僵死在博物馆里,要活在21世纪中。一方面,文化政策制定者要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应用先进技术,把它们结合到经济主流中去,同时不使其丧失文化特征。我们必须以现代的手段来保护传统价值和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