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北岸镇

隶属于殖失继安徽省黄山市歙体确县,地处歙县东部,东南与深渡镇相连,西南与徽城镇毗邻,西与桂林镇接壤,北与宣城市绩溪县交界,东北与霞坑镇为邻, 行政区域面来自积91.87平方千米。 截至20永别规命良19年末,北岸镇户籍人口为23289人。

唐至清,分属孝女乡、长乐乡;1992年2月,白杨、北岸2乡合并设立北岸镇;2004年12月,呈村降乡并入北岸镇。 截至2020年6月,北岸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阜村。

2019年,北岸镇有菜棉快述工业企业33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0个。

  • 中文名称 北岸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 地理位置 歙县东部
  • 面积 91.87 km²

沿革

  唐至清,分属孝女乡、长乐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置北岸区,辖民德、伏源、忠孝3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民德、伏源、忠孝3乡分属深渡、城关、三阳区。

  1952年8月,原民德乡及伏源乡一部分别建立北岸、大阜、五渡、七贤、白杨、新桥头、小阜坑7乡,原忠孝乡范围内分别来自建立瞻淇、金鸡石、蔡坞、呈村降4乡。

  1955年12360百科月,瞻淇乡、蔡坞我乱国乡、金鸡石乡并人呈村降乡,隶属城关区;大阜、五渡、七贤3乡并入北岸乡;白杨、小阜坑2乡并入新桥头乡,隶属深渡区。

  1956年3月,增设白杨、瞻淇2乡。

  1958年10月,北岸、白杨等5乡合并设立北岸公社。

  1961年,原北岸公社分设北岸公社、白杨公社、呈村降尽专公社。

  1983年3月,撤销公社分别设立乡。

  1992年2月,白杨、北岸2乡合并设立北岸镇。

  2004年12月,呈村降乡并入北岸镇。

行政布听谈翻真眼区划

  2011年末,北岸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大阜、七贤、北岸、五渡、金竹、大阜、白杨、显村、蔡坞、呈村降、瞻淇、高山槐棠;下设16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北岸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大阜社区、大阜村、北岸村、七贤村、五渡村、金竹村、白杨村、显村氧具村、呈村降村、瞻淇村、高山槐棠村、蔡坞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阜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

  北岸镇地处歙来自县东部,东南与深渡镇相连,西南与徽城镇毗邻,西与桂林镇接壤,北与宣城市绩溪县交界担离设态之督老微,东北与霞坑镇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91.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北岸镇地形为低山、丘陵地貌,四周众山环绕,境内最高点位于紫金山,海拔671米;最低点位于大阜村新安江河谷,海拔138米360百科

气候

  北岸镇件虽均同台军永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江练型销化异巴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47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30天。

水文

  北岸镇境内河道属新安江水系,主要河流华源河由社欢严极周场方广七贤村东面入境,由东怕主花跟希积协而南,入新安江,河道长7.5千米。

自然灾害

  北岸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山体滑坡等。水灾主要发生在6-7月,较为严重的一次水注干线灾发生在1969听响轴微就歌指年7月5日。旱灾主音帮杆杨易但要发生在8月至9报始息倍排喜时响你月,较为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78年。

自然资源

  北岸镇境内已探明外服除过地下矿产有蛇纹石,储量12.2亿吨,可采储量8亿吨,集中分布在呈村降村的佛川、大阜村的伏塘一带。

  2011年,北岸镇有耕地面积12395亩,其中水田8498亩,旱地3897亩。

人口

  2011年末,北岸镇总人口2510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88人,城镇化率6.7%。另有流动人口1405人。总人口中,男性12947人,占51.6%;女性12157人,占48.4%;14岁以下2510人,占10%;15-64岁19832人,湖加边占79%;65岁以上2况地晶农系只者坚亚是事762人,占1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知饭边达25099人,占99.98%;其他少数民族5人,占0.02%。2011年,人口赵族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2人。

  20曲支打丝器制备预数奏买17年末,北岸镇常住人口为20381人。

  截至2019年末,北岸镇户籍人口为23289人。

  •  
  •  
  •  
  •  
  •  
  •  
  •  
  •  

经济

综述

  2011年,北岸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520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3万元室液获纪便伯刻临湖降,比上年增长37.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04万元,增值税2167万元,企业所得税2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21元。

  2019年,北岸镇有工业企业33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0个。

农业

  2011年,北岸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4%。

  北岸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666吨,其中水稻3663吨,玉米1268吨。主要经济作物以茶叶、蚕茧、菊花为主。

  北岸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1231头,年末存栏16062头;家禽饲养量71663羽,上市家禽31102羽。

工业

  北岸镇形成以化工、纺织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11年,工业企业42家,职工631人。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

商业

  2011年末,北岸镇有个体工商业户345个,从业人员7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3%。

金融业

  2011年末,北岸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0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2051万元,比上年增长2.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北岸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38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2所,在校生757人,专任教师9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45人,专任教师10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北岸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3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23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700户,入户率95%。

  2011年末,北岸镇有体育场地6处。4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北岸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村卫生服务室(所)13个;病床1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张,固定资产总值215.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1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786人,参合率97.3%。

社会保障

  2011年,北岸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3户,人数174人,支出67.2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321元,比上年增长23%;城市医疗救助10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12人次,共支出7万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1户,人数935人,支出90.7万元,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长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0.4万元,比上年增长5%。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3万人,参保率90.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北岸镇有邮政网点1个,代办所2个。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51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3%。移动电话用户0.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06万户。

基础设施

  • 给排水

  2011年末,北岸镇有自来水厂1座,生产能力274吨/日。两侧铺设水管12千米,支管道42千米。

  • 供电

  2011年末,北岸镇有供电所1座。

  •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北岸镇有花坛16个,绿化面积2.67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2011年,北岸镇有徽杭高速公路、绩黄高速公路、324省道过境。

  •  
  •  
  •  

历史文化

  • 地名由来

  北岸镇因原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北岸村得名。

  • 文物古迹

  吴氏宗祠

  在北岸村中央,座北朝南建筑的是吴氏宗祠。吴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三进五间的祠堂在皖南乃属罕见。门庭为五凤楼,八字墙须弥底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中进亨堂之月梁,楹柱粗硕宏大。檐前有黟青石栏,望柱头刻有石狮;拦板六块镌杭州西湖风景,洗练精致。寝殿台基前立石柱,与两边台阶垂带石拦板相接。

  风雨廊桥

  位于吴氏宗祠西南面的三洞石拱廊桥,谓之"风雨廊桥"。风雨廊桥横卧于棉溪河上,古朴典雅,玲珑剔透。桥身建于明末,全长33米,宽4。7米,高6米。二墩三孔,拱圈均用黄麻条石辅以糯米粥,猕猴藤汁加灰浆交错砌成。廊则起于清中叶,高5米,廊内11间,砖木结构,中间设有佛龛。东侧墙上辟八个方窗,砖砌龟贝纹,梅花纹。西侧墙上辟八个风洞窗,按花瓶,满月,桂叶,葫芦等样式开出,另开一叶敞窗,外装"美人靠"。桥南原设有"放生河"楷书石碑,禁止河内捕鱼。桥面以茶园石铺设,白墙,青瓦。

  •  
  •  

风景名胜

  • 北岸村

  北岸村又名北溪村,位于歙县北岸镇。始建于宋朝。四周青山怀抱,棉溪河自东向西穿村而过,是"黄山------歙县------临安-------杭州"旅游黄金线上的枢纽。村中大多数为吴姓,源于姬姓吴国,为周部落首领周太王的传人。宋时由江西婺源迁入北岸繁衍发展。2014年11月17日,北岸村被公布为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27日,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兵藤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