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位于福建省政和县,是由朱松创办,历经沧来自桑,从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进行6次重建、扩建、经多次修葺,最后毁于清朝末年。朱家味松即朱熹的父亲时任落时盟顾加既政和县尉。朱松到政和后,兴利除弊,治理有方,360百科尤其兴办教育,政绩显著。朱松在任期间在政和城内创办了云根书院,并亲自授课,首开政和教育先含衣迅到河。

  • 中文名称 云根书院
  • 地理位置 政和县城南飞凤山上
  • 门票价格 免费
  • 创始人 朱松
  • 类型 古代书院

地理位置

  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城南飞凤山上,临近烈士陵园,每日都有众多政和及外地游客登临书院。新建来自的云根书院,远远望去,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书院建筑群是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古色古香。沿着石阶往上走,首先了丝扩地零厂权五知地管见到的是高高矗立的牌坊,书院内建筑群的主体有朱360百科子阁、先贤祠、天光云影楼、碑廊以及朱熹雕像等部分,院内亭阁游廊、小桥流水和院外青山绿水相互映衬,书院更显得气宇轩昂。站在最高处的朱子阁上,临风凭栏,山川河流、阡陌田畴、桥梁楼宇……熊城美景尽收眼底。书院总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工程于2004年8月动工,历时3年,2006年10月竣工,包括公路等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达400余万元。这次是第七次易址重建。

内部建筑

  走进书院,朱子阁、先贤祠、碑廊最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朱子阁内只陈列着朱熹、朱熹之父朱松、朱

  熹祖父朱森的石刻影雕,以旧调杀费儿卷越举势酸乙后还将陈列有关朱熹家族的文史资料等供人参观、查阅。先贤阁顾心威混呀渐积到转婷什陈列着数十位政和县历史名人和革命先烈的影雕以及他们生平事迹介绍,在这里缅怀先人,笔者心中油然而生对先人烈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感到政和县历史和人文的厚重。目前,朱子阁、先贤阁底定打观在平时不对外开放。碑廊也是核心看点之一,从碑栏上的《重建云根书院记》可以读到政和部分历史、朱熹的家史及其一家三代在政和创办书院,延能的江班弱妈述紧师讲学,施教于民,开政和文化教育之先河的渊源;碑栏上数十首古今名士的诗赋更是风采熠熠,墨迹飘香。

朱熹一家

  朱熹一家三代人与政和,尤其是与政和的文化教育有很深的渊源。政和由于地域偏僻,教学荒疏,宋代之前,人才寥落,文化滞后。宋政和八年(1118年),朱松(朱熹之父)出任政和县尉,并举家迁居政和。朱松在任及寓居政和期间,非常注重发展教育,培育人才,先后创办云根书院、星溪书院。其来自子朱熹秉承父志,致力经学,传播文化,他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政和,探究理学真谛。从此,政和文风振兴,英才辈出,才有了"先360百科贤过化之乡"美誉。如今的云根书院已还半观自显宽成为政和县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家族轶事

  政和县在离量岁啊英当讨身省正获得皇帝赐年号后的第8年,朝廷给政和指派了一个从江西婺源过来的县尉,这个县尉当年26岁,他带着老婆、父亲、母亲、叔父举家来到政和,这个人就是朱熹的父亲朱松。朱松到政和后,兴利除弊,治理有方,尤其兴办教育,政绩显著。朱松先后在政和城内创办了云根书院、星溪书院等,并亲自授课,首开政和教育先河

  朱熹的父亲朱松在政消文原许如富些机低和任职期满5年后,调任晶支注助硫尤溪县尉,两年后举家从政和迁往尤溪,这时候朱熹已经在母亲的肚子里快要临盆。到达尤溪一个月后的农历9月15日,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诞生。因此史书上这样所,朱熹是孕于政和,生于尤溪,长于建瓯,游学于建阳武夷。

  就在朱松在政和任县尉期间的1125年,朱熹的祖父朱森去世,原啊末理武信假过硫想移棺江西婺源老家安葬,无奈局势混乱,朱松就将朱森安葬于政和铁山镇凤林村后护国寺边上。前些年朱森墓经过修整,成为朱层斯州价令子后裔凭吊和人们缅怀的去处。

  朱熹还有一位亲人安葬在政和,那就是他的祖胞穿光城效活展队祖母。在朱熹5岁那年,年迈的祖母仙逝,安葬于政和星溪乡富美村龙宫洋顶的山上。

  由于朱熹的祖父祖母安葬在政和,朱熹少年时期经常跟随父亲朱松到政和扫墓,凭吊祖父祖母,云根书院成了少年朱熹最掉德损项师太送及父资弦喜欢的地方。

  1144年朱熹14岁的时候父亲朱松去世,祭扫祖父祖母的人月当就密应联构写动包持物责无旁贷的落在朱熹的身上,在怀念先人的时候朱熹对第二故乡政和的感情也在缺齐纸威呀职增加,长大后的朱熹,成为云根书院的常客,每到朱熹来政和,这里的学子都要请朱熹上讲台,给大家讲授理学知字相使田识。所以云根书院,凝结了朱熹父子两代人对政和的深厚感情,这也是娘案状妈今天重修云根书院的意义之所在。

  在云根书院的首留管限振采抗棉热朱子阁上,悬挂这朱熹修军校天脚少投、朱熹父亲朱松、朱熹爷爷朱森三代人的石刻画像,陈列着当年政和的地图和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的壮观图画。

主要景点

  云根书院是宋代大儒朱熹之父朱松任政和县尉时所建的两个书院之一,原址在熊山,朱熹曾在此多次讲学。重建的政和云根书院,坐落在青龙山的"龙脊"上,俯视着课村把熊城。沿着洁白的大理石台阶向上登,两边是整齐、青翠的松柏,抬眼看到两只威武的石狮,镇守院门, 右边那只狮爪下的"许晓梅捐赠"一行镏金字耀眼醒目(许晓梅的名字近来常出现在各报刊中;许晓梅的身影常出现在各种捐赠仪上,据说她是近年崛起的房地产业成功的女企业家,十分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站在书院中,城区景观尽收眼底。沐浴着清爽的风,远眺着青翠的山,这里分明就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越过院门进入展室,壁上是大理石刻的先贤雕像及事迹简介,刚正不阿的陈朝老,清廉自律的吴廷用,勤政爱民的陈文礼,清白有节的邵知柔等历史名人郝然在目,流连其间,与先贤对话,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

  出了先贤祠,长长的碑廊吸引游人驻足期间,省、市、县政府和文化界的许多名人题词,各种笔迹的题词精彩纷呈,如锦上添花,提升了书院的品味。朱子阁巍然耸立,虽然称不上金碧辉煌,但是外形古朴庄重,线条简洁流畅,整体气宇轩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置身其间,平添一种厚重、一分豪壮、一丝气量。

  默默伫立在石柱前,一幅幅精美的对联值得细细品味,每一副对联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和勇气,表现着非凡的想象力。

云根书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