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冰缘黄土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风对冰碛物、冰水沉积物和冻融堆积进行吹蚀,搬运,使细颗粒的粉砂和粘土等远扬来自而堆积于冰缘地带,即冰缘黄土。这种黄土,可以覆盖在冰缘地带不同成因、不同高度和不同形态的冰前地貌及沉积物之上。

  • 中文名称 冰缘黄土
  • 形成条件 干旱气候条件
  • 颜色 浅黄、灰黄或黄褐色
  • 中国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纬30°~48°间

冰缘地貌

  由寒冻风化和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冰缘原指冰川边缘地区,现泛指无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范围大体与多年冻土区相当曾殖球常决,部分季节冻土区亦发育有冰缘现象。因此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冰缘双表情异一词由波兰W.洛津斯基于1909年提出。

冰缘黄土

  研究简史 对冰缘地貌评很阿标朝二表势的研究是从古冰缘开始来自的。最早观察和描述古冰缘现象的是中国明代徐霞客,他在明崇祯六年八月初七(163360百科3年9月9日)日记中记述:在五台山游中台时,"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龙翻石,即为石海冰缘地貌,指出了石块上下左右对良座教底料门帮转问草翻动的特点台山中台顶处,海拔298。西方在18世纪后期或19世纪前期才有类似的观察和描述。20世纪初,洛津斯基先室座整了坐乎在第11届国际地质学会上发表论文《机械风化的冰缘相》,首次提出冰缘一环食连词和冰缘相概念,指出冰缘过程和气候之间的密切联系。40年代末,出现了第一批利用古冰缘现象重建古气候环境的成果。5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冰缘地貌研究获得较快发展,在对冰缘地区化学风化和物理夜轴风化的速率及其理论模式研究,以及对冻胀过程的野外观察和室内模拟试验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

  中国的冰缘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20多年的调查研究,已知中国发育有世界上类型最为众多的冰缘现象,约50种冰缘类型。并在冰缘气候类型、冰缘地貌区划和冰缘地貌发育的地带性规律等方面取得频慢站多从笑汽路导鱼耐成果。

  冰缘作用 指地表由于气温的年度刑贵充企么资架烧规算全和日变化及水的相态变化所产生谈装整体带去由的一系列冻结和融化过程。典型的冰缘区一年中气温波动在0℃上下的天数可达150~200天,使地表物质发生冻胀、热融、冻融蠕流和雪蚀作用等该区特精足富却难由处难固似背有的过程,形成形态众多的冰缘地貌。

  冻胀作用 水冻结引起基岩或土体膨胀的过程。它会使基岩沿裂隙胀开,导致岩石崩解,产生巨石原地铺盖的现象──石海。石海上常有因冻胀挤压而采满渐下责要说浓扩翘起的石块──冻胀石块。站路见叫表衡置建策云十多年冻土区的某些桩基被冻胀映苏儿同拔起来也是这个道理。地下水冻结膨胀形成的透镜状冰体,会使地面抬高成穹隆状冰丘(即冻胀丘)。地下的冻胀作用使土中所含石块受力最大,它们被抬举向上而出露地表,或形成冻胀石块,染代笑有式哥益待举黄入或由一个冻结中心被推向外酸按想责燃侵概名急血围,形成冰缘区最常见的石多边形、石条、石网等冰缘地貌。冻胀作用是冰缘区最有代表性的地貌过程之一。

  热融作用 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可形成热融性的沟、塘、洼地以及大的沉陷盆地等热喀斯特地貌。

  冻融蠕流作用 坡地上的冻胀和热融作用导致坡地碎屑物顺坡向下蠕动的过程。其蠕动速率基本上小于 1米/年,产生石河、石冰川、泥流或石流阶地和大片的泥流盖等地貌。

  雪蚀作用 积雪区的冻结、热融所产生的侵蚀、搬运等过程。积雪区的消融-冻结导致的膨胀过程要几倍于无积雪冰缘区。山坡上部在雪融作用下因侵蚀、搬运形成的碟形洼地,称为雪蚀洼地,山麓处会形成冲积锥。

  风力作用 冰缘区强劲的风力可把冰水堆积和冲积的砾石,磨蚀成大量的风棱石,并在外围形成砂丘,再往外则吹扬并堆积成冰缘黄土(或冷黄土)。冰缘黄土在欧洲和北美都比较发育,在中国东北和西部高山、高原区也有。

分布

  冰缘黄土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种土,一般为浅黄、灰黄或黄褐色,具有目视可见的大孔和垂直节理。在中国,冰缘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0°~48°间自西而东的条形地带上,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是典型的冰缘黄土分布区,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各个地质时期形成的 冰缘黄土

  冰缘黄土地层俱全。冰缘黄土的厚度各地不一,从数米至数十米,甚至一、二百米。

分布面积

  中国冰缘黄土的分布面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而且冰缘黄土地形在中国发育得最为完善,规模也最为宏大。中国西北的冰缘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冰缘黄土高原;华北的冰缘黄土平原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冰缘黄土平原。中国冰缘黄土总面积达63.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

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的冰缘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地区,位于大陆的内部、西北戈壁荒漠以及半荒漠地区的外缘。从区域来看,中国的冰缘黄土主要分布于广大西北地区的冰缘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和东北的南部。冰缘黄土高原的面积约占全国冰缘黄土分布总面积的70%以上,冰缘黄土层的厚度一般都达100米以上,其中陕北和陇东的局部地区达150米,在陇西地区可超过200米。具体地说,冰缘黄土主要分布于甘肃的中部和东部,陕西的中部和北部,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南部和西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南的北部、西部及西北部,山东西部以及辽宁山地一带。华北平原的冰缘黄土则多被埋藏在较深的冲积层的下部。

  总之,在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西迄青海东部,东至海边的整个黄河流域都有冰缘黄土分布。在长城以北,冰缘黄土就逐渐消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天山北麓、昆仑山麓、祁连山麓也有冰缘黄土分布。一般认为中国冰缘黄土的分布南止秦岭,但事实上在宝鸡以南,秦岭中的凤县、双石铺一带,再南至柴关岭也都有冰缘黄土分布。即使在汉中盆地或向东到大别山北坡、江苏北部,甚至南京附近以及长江流域的某些地区也有零星的冰缘黄土分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一次回风系统
下一篇:叉蕊薯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