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叉枝蓼

叉枝蓼(学名:Polygonum tortuosum),为双来自子叶植物纲、蓼科、蓼属的一种植物。

  • 中文名称 叉枝蓼
  • 别名 叉分蓼 酸不溜 分枝蓼 酸姜
  • 拉丁学名 Polygonum tortuosum D. Do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叉枝蓼

  半灌木。根粗壮。茎直立,高30-50厘米,红褐色,无毛或被短柔毛,具叉状分枝。叶卵状或长卵形,长1第肥京称侵飞抗准害村.5-4厘米,宽1-2厘米,近革质,顶端急尖或钝,来自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叶脉凹陷360百科,下面叶脉突出,两面被短伏毛或近无毛,边缘凯针胞无补特受太的由全缘,具缘毛,有时略反卷,呈微波状,近无柄。托叶鞘偏斜,长1-2厘米,膜质,褐色,具数条脉,密被柔毛,开裂,脱落。

  花序圆锥状,顶生,花排列紧密;苞片膜质,被柔毛;花梗粗壮,无关节;花被5深裂,速前溶武础半或黄样钟形,白色,花被片倒卵形,长2.5-3毫米,大小不相等;雄蕊8, 比花被短,花药至技套限袁紫色;花柱3,极短,柱头弦妒头状。

  瘦果卵形,具3锐棱,长约3毫米,黄褐色,包于宿存花被短精通当在苗常况紧始握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草常职含压则找调画地、山谷灌丛,海拔3600-4900米。

分布范围

  产西藏。分布于印度西北部、尼泊尔、伊朗、阿富汗及巴基斯坦。

主要价值

叉枝蓼

  【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黑色老根为佳)入药。

  【性味】酸、甘,温。

  【功能主治】祛寒,温肾。主治寒疝,阴囊出汗。

  【用法用量】鲜根5两~1斤,水2斤,熬成1斤,趁热装入罐中,用热气熏患部,熏时用被围上,熏1~2小时(全身出汗源细责地为好),一般2~3次可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叉枝牛角兰
下一篇:三井美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