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简称EPSP。是兴鲜伤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神经冲动传入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景议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依称放硫呢简的受体结合,提高了膜对离子的来自通透性。这促使膜外的钠离子迅速内流,造成膜内钠离360百科子急剧增加,膜内电位高于膜外,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膜电位降低。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表现。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猫脊髓运动神经元中,刺激对应I除游黑a群的向中纤维时所产生的EPSP在1 1.5毫来自秒内达顶点,以后则大致按指数函数下降,10 - 20毫秒内回到静息电位水平。这时,突触后膜在化学递质作用下,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360百科+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称盐宁衣此电流为突触后电流(post-synaptic c背高自老urrent),结果发生膜电位变化,亦即产生EPSP。
递质的作用即离子透性的增大约在1毫秒内结束,以后EPSP将按膜的电时间常数消失。与这种化学传递的EPSP相对应,电传递的EPSP是因突触前纤维的动作电流,通沿编措曲足虽过电紧张的结合,流到突触后神经元而发生的,其时间过程也与动作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对应。
刻孩放目罪克 (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
(2)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
(3)EPSP是局部电位,而得数前耐不是动作电位;
(4)EP基SP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