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古城一是指位于河北邯郸武安市冶陶镇固镇村西北50米低凹查处,为春秋至战汉时来自代古城址。
《正义》说:"武安故城在潞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读史方舆纪要》载:"武安故城在今县西南五十里。"在县西南五十里一带,只有固镇城址,因此,固占把空虽旧镇古城亦有武安故城之慢花采德手画话站职损说。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的钢铁含预侵道欢先钟列提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质,武安固镇便是一座蕴藏着千年冶铁历史的古城。
●战国时期,冶铁业是邯郸的一项重要手工业行业。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封,我国考古家在武安固镇发现了元代炼铁遗址。从史料中可知,武安一带的冶铁业到了元代已成为邯郸一带的冶铁中心。
●固镇古城曾为武安县治所在地,隋代时,县城迁至的武安县城,遂固镇古城被称为"故保效协城"。
武安蕴藏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是我国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来自铁矿石产区,拥有丰富的"两黑"--煤、铁资源,因此武安钢铁业在冀南地区可谓首曲一指。然而你可知道,武安的钢铁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武安固镇便是一座蕴藏着千年冶铁历史的古城。当我走近古城遗址,看到那些依稀可见的古人留下的炼铁炉遗迹,思绪便穿越时空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发达足乡春持的冶铁业
战国时期,冶铁业360百科是邯郸的一项重要手工业行业,赵国都城邯郸已成为北方最负盛名的冶炼中心。当时邯远里变府郸的冶铁业与宛(今河南南阳)、棠溪(今河南四平)论而今铁尼妒日站、临淄(今山东临淄北)和燕始皮还又读下都(今河北易县)等冶铁城市同享盛名。出现了以冶铁致富的郭纵、卓氏等货殖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由此可见,郭纵依靠冶铁起家,是赵压随低聚换国冶铁业的典型代表。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考古家在武安固镇发现了元代炼铁遗址。遗址位背战陆克照差持团于固镇古城以西300米处,行注很首发掘时有炼铁炉12座,现仅残存5座,其中一座保存较好,残高2.1米,壁厚0.9米,呈鼓形,最大直径1.7米,最小直径1.3米,炉内壁为红砂岩砌成,内磨耐火土,壁上凝结有氧行按化铁和炼渣(多为褐绿色),炉址周围均有陶片,多为碗,形大、粗糙赶告海江听亮,有的腕底有字,丝整吧为元代遗物。高炉经测定亦为元代产物。1962年,固镇铁矿投产开采时,曾发现古代采矿的工具和坑口,主要为露天开采,遗憾的是当时没能保护下来。
1979年,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对固镇汉代冶铁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固镇村北,固提核镇古城东侧当地俗称"药葫芦地"的台地上。此次发掘证力观大迅营敌配共开
挖探沟4条,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包括犁、铲、镰、马衔、钩、铧、炉条、裁刀等物件,以及一部分熟铁半成品。在遗址内发现冶铁炉残基、残炉壁和数量较多的炉渣、碎矿石层、耐火砖、红烧土以及白灰、木炭、炉塞等,此外,还发现有灰坑、工作场地、窖穴等遗迹。由此可见,当时的冶铁业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2005年河北省文物局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汉代冶铁遗址。汉代炼铁遗址位于古城遗址的西部,面积15000平方米,炉渣的积厚很深,且随处可见。残炉嵌镶于土崖上,底径1米有余,并发现有约l米厚的木炭灰烬和碎矿石层,还有重约20公斤的未冶炼成铁的矿石烧结块。据考古专家们分析,当时炼铁所用燃料均为木炭或木柴。
西汉时期,冶铁业已成为邯郸手工业的支柱行业。西汉武帝之前,冶铁业有官营和民营两种,官营主要打造武器服务军队,民营主要打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服务百姓。到汉平帝时实行盐铁专营,官营盐铁,汉王朝在中央于大农令(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各郡国设盐铁官或铁宫,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49处,武安为其一。这足以说明固镇的冶铁业在邯郸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唐、宋时期,除设置管理冶铁的官员外,固镇的冶铁工艺已有现代炼铁业的雏形。据1940年版《武安县志》记载:宋初冀州刺史武安人蔡审廷,其祖父蔡绾曾任武安苑城三冶使。同时,在北宋中期,武安的炼铁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武安发现的矿山村宋代炼铁炉可以得到佐证。矿山村的宋代炼铁炉位于武安矿山村,遗存有两座,其中一座高约6米,底径3米,炉体中部较低,顶部较粗,炉壁厚约40至80厘米,以矿石和沙质耐火土砌成。该炉往北10米处,另有一高炉遗址。据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
它是国内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宋代炼铁炉遗址。
据《武安县志》记载:在元代时,今武安固镇曾设有"铁冶提领",管理邯郸一带的冶铁业,可见武安一带的冶铁业到了元代已成为邯郸一带的冶铁中心。
明朝时期,固镇的冶铁业发展缓慢,但民间的冶铁业仍未间断。到了清代,特别是道光年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再加上世道不稳,战乱频繁,冶铁业曾一度出现了荒废甚至完全停止。据《武安县志》记载:明代时,武安苑城还设有"三冶使",随着冶铁业的减少,至清代已中断。
战略防御之地
固镇古城在历史的岁月中除冶铁业辉煌外,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孕育出许多名士。
据《固镇村志》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苏秦在此约六国之士合纵连横抗击秦国;名将李牧也曾在此驻守古城,以南洺河为天堑与秦军展开过浴血奋战,二人因此先后被封为"武安君"。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地阏与。赵惠文王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像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听了赵奢的回答,赵王心中大喜,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典故的由来。
赵奢带领军队离开赵都30余里,来到武安,就是当时的固镇古城。有一支秦军则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赵军留守营垒,养精蓄锐,停留28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探子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美酒美食款待后把他放走。探子把赵军的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30里军
队就不敢前进,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随之,放松了警惕。
赵奢送走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盔甲,快速向阏与进发。经两天一夜的急行军,就抵达离阏与5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营垒筑成后,秦军才知道了这一情况,如梦方醒,立即赶来。赵军中一个叫许历的军士给赵奢建议:"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抢占了北山制高点。秦兵后到,与赵军居高临下,俯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秦军不敌,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阏与之战"。
曾为武安县邑
固镇古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作为磁山文化的脉延,商周时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城池已初具规模,但只是赵国西部一座攻防兼备的军事要塞。汉初置武安县,此地为县治所在。这一说法旧志中多有记载,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写武安古城所在地:故城在路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清朝顾祖安《读史方舆记要》载:故城在今治西南五十里,战国时赵邑……,汉因置武安县,后移置今治。今武安西50里处有故城遗址的地方,惟有固镇。
固镇古城遗址,位于南洺河北岸的丘陵台地上。西汉初年成为县治所在地后,修建了南北两座古城池。南城为县治的行政区域,北城则是集进攻防御为一体的军事要塞,两城相距不足200米。北城位于遗址的西北角,从上世纪60年代和2005年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29400平方米。城墙残存部分仅剩西墙一段,长约110多米,高5.5米,宽为8米,为夯土筑砌,土层明显,厚度为0.1-0.12米。但出土文物较少。
南城与北城一样,平面也呈长方形,但比北城大的多。南北长720米,东西宽600米,占地面积432000平方米。残存城墙有两部分,一是西城墙长约280米,宽8米,残墙高约4米;另一是东南角残段,长约10米,高约9米,同为夯土筑砌。城内出土文物丰富,除有宫殿遗址建筑外,还有灰坑、文化层和墓葬群等。灰坑大小不一,呈椭圆形,直径3米,深5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出土文物丰富,有铁器、铜器、陶器等。铁器有釜、犁等;铜器有鬲、豆、壶、盘等;陶器最多,主要有鼎、鬲、罐、盆、豆、瓦等。
从古城遗址规模以及出土的文物可以推断出,固镇古城不但是北方由平原向山地过渡带上一座较早的城池,也是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于一身的繁华城市。
隋代时,县城迁至武安县城,遂称古城为"故城"。宋、金、元、明时期,作为重要冶铁区,官府在此置镇设"炉官",管理冶铁业。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乱,使古城遭到破坏,变成一片废墟,顽强的固镇人又在古城南侧另建新镇,改称"固镇"。
清乾隆年后,这里手工业、商贸业已十分发达。作为东连齐鲁,西通秦晋商贸走廊的古城和驿站,固镇的繁华达到最鼎盛时期。清末民初,固镇成为当时的"武安八大镇"之一。
与北方许多古城一样,繁华总被风吹雨打去。据《武安县志》记载:公元1213年12月,蒙古兵沿太行山南侵,其势如席卷,破邢、磁诸州。武安遭抢劫甚重,房屋多毁,城廓变废墟。元初,武安不足千户,当时并入邯郸县。由于战乱频仍,加之水灾、蝗灾、地震等天灾人祸,自元代以来,千年固镇在历史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城毁了,重修;房塌了,重建;人少了,移民。就是在这样极端艰难恶劣的环境下,固镇人仍然创造出了元代冶铁重镇、明代商业重镇、清代经济重镇的繁华与荣耀。(摘自邯郸日报)
安徽省蚌埠市设有固镇来自县,县内有多处古城遗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考古队先后在该县发掘古城遗址,收获颇丰。 ,实现"国保"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