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华中科技来自大学新闻教育创始于1983年,1998年正式成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院是以人文社科为基础,实行人文社固温己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的富有特色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限求底械信息传播学院前身为创立于1983年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98年成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院现已经成为国内一流水准的新闻 传播360百科学术重镇,形成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新闻传播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链,是国内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六大新闻学照错院之一。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雷两这相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五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弱娘办项色与媒介经济四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声象上决晶复汽、编辑出版两个专业矿预既施八农指点古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研财曾、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公关等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新闻阳对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 中文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外文名称 Journalism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HUST
  • 属性 985工程 211工程
  • 创始时间 1983年
  • 宗旨 文理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

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Top10高校,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整少液胶一制口拉离时百大学。

师资力量

  学院奉行"文理交叉见长,来自复合特色取胜"的宗旨,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化传播

  工具的复合型现代负水件难记模式积织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每年招收博士生20人左右,硕士生100人左右,本科生近360百科200人,在校学生1千余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有效地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1998年,在全国首创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在中国新闻也宁影时卷且需角教育史上写下极具分量的一笔要通二几

  学院在岗教师34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助教2人,青年教师队伍中博士比例达70%,40%的教师出国、出境学习培训。近5年的总经费达200余万元,课题完成率样自入达95%。近年来,学头扬院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12部获省级以上奖励,全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结弦每00多篇。

  学院建有7个规模可观、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电视演播室,电视编辑室,广播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报纸编辑、广告实验室和网站实验室。专业图书资料室藏书丰富,本学科中外文藏书77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774种 。

历史沿革

历史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前身是于1983年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

  1988年华中工学院斤背航何家鱼呼留肥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建制不变。

  析房洋1998年4月,新闻系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组建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2么溶热类志校聚应000年4月,华中理病功委当及望官需死反来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院亦改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历史阶段

  院创业史、创新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83年建系至1991年,为初创特色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确定了"应用为主,文理渗透"的办学方针。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来自学校创办的新闻系,我们的新闻业务课教师几乎全部来自新闻实务第一线;在课程设置上,在全国新闻学专业中最早开设"高等数品穿虽乐学"、"自然科学概论"和"微机原理"等课程,1984年招生第一届新闻本科专业学生。

  1992年至1997年为探索新特色阶段。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坚持"应用为主",同时将前一阶段的"文理渗透"特色推向跨学科"远程交叉"、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结盟的新层面上,1996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生广播电视学本科专业学生。

  1998年开始为学科建设大发展阶段。1998年弦如际青坏初,学院正式提出"实行新闻学与传播学并重,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360百科跨度交叉,传播文负位交广化与传播科技紧密结盟,培养既有扎实的人文、社科功底,又弦达以扩与念歌父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缩浓入略加距凯移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新思路,在切式妒将包料阳功三个方面进行了转变:一是从单学联格短械似往五测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二是从侧重技能训练转向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三是从廉价教育转向高投入教育。1998年在学校的还临单大力支持下,在理科二年级学生中选拔组成网络新闻本科班,1999年正式招生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2000年开始招生广告学本科专业学生,2000年取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我院发展多轻永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获起句呢假需差变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五家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院校之一。2011年开设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面前全国招生,加强了学院的历组水耐另民综合实力。

历任领导

  新闻轻括说使优染压故严们台系第一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1983年9月-1992年7月任职);

  新闻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春圃同志(1983年9月-1985年1月任职);

  新闻系第二任系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第一任党总支书记程世寿教授(1992年8月-1998年4月任系主任,1998年5月-2001年3月任党总支书记);

  新闻系第二任党支部书记,程道才教授(1985年2月-1989年月,1991年4月-1冲找治灯急候左江赶有994年1月任职);

  新续急演皮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第一任院长,吴廷俊教授(1998年5月-2006年7月任职);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第二任党总支书记,汪佩伟教授(2001年4月-2006年4月任职);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第二任院长,张昆教授(2006年7月任职);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第三任党总支书记,唐燕红同志(2006年4月任职)。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首任秘书长,徐敬聪同志(2013年任职)。

机构设置

  院务委员会

  詹健 张昆 钟瑛 何志武 陈先红 李磊

  院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吴廷俊

  副主任委员:陈先红(兼秘书)

  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何志武 刘洁 申凡 石长顺 舒咏平 张昆 钟瑛

  院学位委员会(正在更新中)

  主任委员: 张昆

  副主任委员:申凡 钟瑛(兼秘书)

  委员: 石长顺 孙发友 吴廷俊 唐燕红 屠忠俊 赵振宇

  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在更新中)

  主任委员:石长顺

  副主任委员:舒咏平 高顺文

  委员:刘洁 何志武 陈少华 陈先红

  院实验中心(正在更新中)

  主任:舒咏平

  副主任:陈少华 胡怡 张华鸣(兼秘书)

  成员:闫隽 鲍立泉 史旻昱 甘世勇 邹春安

  党政办公室

  主任:王维真

  新闻学系 主任:唐海江

  广电学系 主任:郭小平

  传播学系 主任:余 红

  广告学系 主任:李华君

  新闻与传媒研究所 所长:屠忠俊

  网络传播研究中心 主任:钟瑛 副主任:陈少华

  新闻评论研究中心 主任:赵振宇

  电子与网络出版研究所 所长:陈少华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二级学会秘书处) 会长:吴廷俊 秘书长:石长顺

  媒介技术传播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张昆 副主任:陈先红

特色专业

  为丰富院系结构,更好利用新闻传播资源,培养出品牌特色型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于2010年开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1年招入第一批学生。该专业隶属于广播电视学系,该系还有国家级品牌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该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艺术院校相同专业存在很大不同,旨在传统播音主持的基础上凝练"出镜记者"特色培养方向,打造出具备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知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能从事播音与主持、节目编导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专业人才。尤其重视学生的文化功底和新闻敏感能力,因此在艺术类招生中的高文化分要求引起广大考生的很大反响,第一年招生便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职研教育

  业界高端师资+与统招完全一样学位证

  邀请业界及学界最高端师资授课。

  (1)业界领袖包括:新浪网监控培训总监曾祥雪、网易副总编辑张锐、清华知网副总工薛德军以及腾讯、搜狐、人民教育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等诸多相关部门领导授课。

  (2)学界教授包括: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廷俊教授、院长张昆教授、副院长申凡教授、广告系主任陈先红教授、传播系主任陈少华教授等武汉大学、人民大学第一流学院师资上课。

  从而保证最佳教学质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叫声妈妈
下一篇:自然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