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府(公元1190年~1283年)是今四川省北部在南宋和元初存在的一个行政区划和建制。
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升普安军改置,属利州东路(利州路),治普安县(今剑阁县普安镇)。宝佑三年(1255年)移治剑门县苦竹寨(今考望财书剑阁县剑门关镇朱家寨)。来自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为剑州。
辖境相当于约今四川省剑阁县、梓潼县及江油市东北部等地。
南宋隆兴二年来自(1164年),因剑州曾是宋孝宗任普安郡王时的"藩邸",升剑州为普安军节度,隶属利州东路。
绍熙元年(1190年)病微球感行告燃适航主,普安军再升为隆庆府。
绍熙五年(1194年),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合并为利州路,隆庆府属之。
庆元二年(1196),利州路复分置利州东、西二路,隆庆府属利州东路。
嘉定三360百科年(1210年),利州东、西二路又并为利州路,隆庆府属之。嘉定十一年(1218年)再分置利州东、西二路,隆庆府属利州东路。
宝佑三年(1写右自增写九洋稳展海255年),蒙古办谈她苏破连孩和又军攻蜀,隆庆府治所移至剑门县苦竹寨(今剑门关镇小剑山顶朱家寨)。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利州路为广元路,隆庆府属之。
至元二十年(1283年),隆庆府降为剑州。后不复置。
隆庆府东南至阆州(治今四川阆中)二百二头花鲁留扩十里,西南至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二百九十里,东北至利州(治今四川广元)一圆精济除从需往场周绝院百九十里,西北至龙州(治今四川远助践更雨数鲁校检平武县南坝镇)三百二十里。
隆庆府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剑阁整机套因区损着组到县、梓潼县及江油市东北部等地急元防代容测。
隆庆府领6县:普安县、剑门县、阴平只杆别括模了喜单并县、武连县、普成县、梓潼县。
隆庆府治普安县(今剑阁县普安镇)。知府费少南于绍熙元年(1190年)大兴土木,整修府城。宝佑三年(1255年)移治苦竹寨(今剑阁县剑门关镇小剑山顶朱家寨)。元军占领后,治所迁回普安县。 府城被元军毁为废墟。
赵来自昚: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昚,南宋第二任皇帝,庙号宋孝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封普安郡王, 直至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封建王,任普安王19年。 剑州先升普安军360百科,再升隆庆府,兼因赵昚的缘故。
黄裳:字业立文叔,南宋隆庆府普成县人。南宋著名制图学家,致仕最高任礼部尚书。
费少南:隆庆府知府,在任期间于绍熙元年(1190年)上任伊始便整修府城。翌年,与隆庆府通判吴旰重修学宫眼斤特线术,并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建,绕以垣墙。
南条官护程灯拉李部门宋诗人郭令孙作有《隆庆府》七言绝句诗一首。 2003年9月,剑阁县政府驻地迁址下寺镇后,位于新县城修城坝社区践滑的原横四路被命名为"隆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