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谁在误读中国

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锐。

  • 书名 谁在误读中国
  • 作者 杨锐
  • 类别 时政/畅销书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编辑推荐

  持建普和地上象投星后白岩松作序并隆重推荐,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阮次山先生、著名影视演员王刚、《周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杨瑞春、《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等联名大力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蕴含杨锐文风这请南审但这考着重混王犀利、文采飞扬、旁征博引、学贯中西的思路,收录了他的五十余篇政论、随笔和散文。

  对于渴望成功的年轻人,他的生活和思想轨迹是一部精彩的教材。对于中年人,他的智慧和知识结构将成为有力的参考。对于年长的读者,他的思索轨迹和探索实践代表了新生代的精神面貌和竞争力。

作者简介

  杨锐,央视唯一英语节目金话筒最佳节目主持人,新中国"60年·60人"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国内最住界植盾验具国际影响力的资深访谈节目主持人,央视英语频道创办人之一。

  杨锐自嘲小眼如豆王事何判,冷观东西和平,大嘴如鸦,纵论尼食水术溶走鲜才帮互南北发展。有书剑情结,追求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宽容大多人性弱点,对国民劣根性深恶痛绝。常发乎情,止乎礼仪。 骨子里国粹国骂,工作中洋腔洋调;视思宁航想为男性第二特征,个性和尊严为生命之本和生活之乐。

  杨锐在中西媒体论战中言语犀利,颠覆了许多西方智库和媒体对中国的传统看法,被清华大学新闻学院评来自为亚洲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德国《明镜》周刊在对其专访中惊叹:杨锐代360百科表了中国媒体的希望。

目录

  序:心是一座桥 / 10

  第一篇 谁在误读中国

  "迄今我们所有关于中国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第二篇 或许我们误读了世界

  国际村里的主权、强权与霸

  第三篇 我们是否在误读自己

  透过冰山一角反思民族振兴

  第四篇 艺术的风尘与误读

  揭开一个不干净主副心料析远乱的谜底

  第五篇 但愿人们没有误读杨锐

  情感见象训代的朴素和精神的世故

  后记:文字的快乐和剑道

名人推荐语

  杨锐主持的《对话》栏目多年来发挥了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桥梁的功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也使外国人了解中国,可喜可贺。中国已是大国,中国人需以大国心态对待全球,那就是:自信、大度、宽容、雍雅和尊重。

上提宁  ――阮次山(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

  不安静,不好的文字常让你读出金屋与宝马,杨锐的文字不会。在电视这个名利场里,还愿意思考,还愿意写字,还愿意思考并写下一些不那么讨巧的东西来,就更难得。这几年,看杨锐兄白发增多,可再看这些文字,心释然:白发值了!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杨锐是一位咄咄逼人的发问者,又是一位犀利的评论者。他的文字始终坚持着一个新闻记者的温热情酒水群之续土整失引里工怀。

  ――杨瑞春(《中国新闻士别周刊》执行主编)

  《谁在误读中国》让我读出略轻了一个文采飞扬、个性鲜凯方留末扬氧马矛氧误明、思想敏锐的杨锐。看央视英语频道,20多年来,不知换了多少面孔,而杨锐那略显严应建略敌西四显原你真价峻的神情和纯正的伦敦音,始终在我眼前耳边晃着响着。而今,他更潇洒的文字、更深邃的思想、更广阔的视野,都印在了书上。您不妨也翻翻、读读、品品,会有收获的。

  ――王刚(著名影视演员、主持人)

  为罪赵供世工吗紧候帮形了不误读中国,就要正读这本书。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心是一座桥

  白岩松/著

  杨锐兄又出了一本书,看到书稿与目录,我想到的并不仅仅是这本书的厚度,更是为这些文字所付出的时间厚度。看这些文字,你基本可以知道工作之余,他在想什么看什么;又或者,没有工作之余,都在工作中,他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放进了这文字之中,杨锐在电视上做节目,绝大多数的时候用英文,虽然中国人重英语超过母语,但大多为应试而奋发图强,真正在电视前,用英语来看与听,观众骤然就少了,也因此,就会错过大多与杨锐的沟通与面对面。其实,我也是其依实觉端两般滑杂旧倒中之一。但因到文字,离致卷东杨锐再度出现,给了我们与他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或西汉合首多烟然者说,是杨锐,用母语又找到了电视机外的知音。也就是这勤奋的写作,让我们知道杨锐在想什么?愤怒与悲伤什么,又被什么所感动?

  用英语做节目,不意味着只关心英国或美国,恰恰相反,不管在电视上还是在文字里,杨锐关心的都和我们一样,是中国。当然,也因为他特殊的角色,不仅关心我们身边的事情,也关心并思考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这方向,仿佛关心已久,其实,真正平等的关注,却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尤其是当下,更凸显出价值来。中国与世界,不仅是中国的命题,也是世界的命题,在这其中,杨锐们自有舞台。但激情与无奈,欣喜与愤怒,恐怕也都在其中,相信岁月里,杨锐也会因此有很多的不眠之时。

  沟通与交流,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有方法问题。我们总能看到外面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这其中,有别人的很多问题,不过,静下心来,也有我们自己的问题。长期以来,交流与沟通时,空话套话满天飞,概念与口号满天飞,自说自话,不重效果,误解与偏见也就很难消除。别人的事,我们一时间管不了,但从自己做起,是应该的。在这方面,杨锐们早已经清醒意识到,于是,屏幕上、文字中,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在进行中,这其中,最重要的转化,就是对人的关注,对心灵的关照。有了人,有了心,才找到最好。

  在杨锐的文字里,国家与民族的字眼也时常出现,这很容易理解。越是英语流畅,越是中文在心,越是与世界沟通,越知道中国在哪里。不过,我还是相信,未来,杨锐兄也还是会更多把笔墨都凝聚到一个又一个人,一颗又一颗心上。慢慢地,在这人与人的背后,更清晰地读出国与民族,读出这个时代。小的是美好的,小的才大,这也使我在杨锐的文字中,在那些国与民族之外的文字中,体味出更多的乐趣来,杨锐也更深地露出了自己内心的温度。

杨锐"金话筒"自我简介

  我是金牛座的,跟得金话筒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性格即命运,这个性格的人心无旁骛,如果收获秋天的色彩和成熟,那就是天道酬勤。

  金融危机之后黄金价格上涨,但金话筒的荣誉是无形的,没有24K的成色,却有我们这个行业至高无上的价值和标准。

  纠缠于金色和庸俗意义上的含金量会让我们更深地陷入这个行业特有的名缰利锁而不能自拔,况且并非所有闪光的都是金子。收获今天的荣誉并非我直奔主题的功利,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媒体的良知,我二十年身处中外舆论的最前沿,以国际视野讲述我们中国自己的故事。但是,我们没有老槐树下娓娓道来的悠闲,因为中国的崛起引发了西方强烈的置疑。我们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经常面对的来自西方的优越感,还有来自内部的自卑与狂热。那边说"道不同者不相与谋",我却道"合而不同,殊途同归"。既然无法金玉良缘,索性木石前盟,新兴国家的发展模式让我们在新的多边利益格局中纵横捭阖。弱国无外交,弱国更无外宣。背倚祖国的强大,我不在意手中话筒的金色,而是格外看重这个时代和我们民族的沧桑赋予它的厚重。

  舆论的力量是理性,这考验我们的胸襟和视野。在莺歌燕舞的聚光灯下,我逐渐染上了一个职业病,这就是冷静和平淡。

  我见证,我思考,我提问,我存在。今天这份殊荣证明了我存在的合理,明天我将以更大的谦卑和努力去验证自己合理的存在。

  这份奖项是对央视英语频道的承认,因此具有国际含金量。在十年的英语对话中,我们习惯了怀疑,批评和羡慕,更明白了什么叫实力,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永远与祖国同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杨锐"金话筒"陈述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对话》栏目的主持人杨锐。我参加过一个欧洲人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主题是"我们的共同语言"。我是与会的唯一的大陆来的中国人。就在会议结束时我即兴作了三分钟的陈述,严肃地质疑了主办方希望强行通过的所谓的大会共同声明它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也就是它所希望的让世界各国接受欧洲为中心的价值观。我说,就当前的国际影响和财富积累来说中国被视为一个后来者,它的发展模式广受西方怀疑,但是,无可争辩的是,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崛起,再加上我们近邻的日本早已经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况且在过去的20个世纪里,有十八个世纪中国处于世界绝对领先的地位。如果谈到人类共同语言和价值观,当然不能以欧洲为中心,这是人类文明多样化,和谐和相互尊重的原则问题。我说中国人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如果你们奢谈价值的普适性,你们应该首先尊重价值的差异性,它们是一枚铜币的两个方面。如果你们当中没有一位能象我用流利的英语来解读西方文明一样用汉语来解读一个正在复兴的古老的东方文明和它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如果只是强调以欧洲为中心的所谓的共同语言,那是停留在英国女作家JANE AUSTIN笔下十八世纪的《傲慢与偏见》的水平。况且,世界上有七千种主要语言和无数的方言,我们应当探讨"和而不同"的人类古老智慧的当代哲学含义,而不要强行通过所谓的共同声明。我的即兴演讲博得与会大多数国家代表的热烈掌声,但是以西方主导的会议,话语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因此最终的共同声明里基本没有体现中国的声音。我意识到,西方人的礼貌和对你实际的认同并不能划等号,对方的目光和口气提出一个令人尴尬的前提,那就是我们的软实力能否匹配中国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国家大而不强,富而不贵的原因主要是国富民穷,是存在许多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发展中的问题。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这个栏目的宗旨,我称之为平衡报道。不纵向比较我们会夜郎自大,不横向比较,我们会妄自菲薄。我们的栏目鼓励来自中西方的嘉宾以直播的方式自由探讨和解读中国与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回避敏感,但是必须带着理解和尊严去审视和评论,我们不鼓励作结论,但是注重导向的科学性和气氛的和谐。这对主持人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更是我们赢得国际信任和尊重的技术前提。

  2008年,关于我们,关于中国的国际舆论大起大伏。汶川和奥运会让我们得到一块巨大的含金量十足的奖牌,但是三鹿奶粉事件又让我们的光环一夜之间黯然失色,西藏拉萨3.14事件后我们的舆论反应迟缓,解释的话语权几乎大权旁落,因此圣火传递时我们面临西方舆论一边倒的巨大被动。我深刻意识到中国古老而年轻,我们贵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并成为人类的骄傲,但是我们的危机公关水平是西方小学生的能力。我痛苦地意识到我们这档国际《对话》栏目肩上的责任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期待,是所有善良,友好和不带偏见的国际观众的期待,我们需要对话,需要平等地看待世界的未来和我们的共同使命。

  2004年我参与金话筒角逐落选,成为银话筒第一名。这固然跟我的业务水平和国内影响力有限有关,但很大原因还在于评委们无法直接通过我的工作语言英语来了解我们电视对外宣传的使命。今天,我们上至中央的主管宣传工作的各级领导提出了内外宣并重,我希望评委们给央视平台上的中国声音一个机会,让金话筒拥有一定的国际含金量,希望我们自己首先承认我们自己,不然,西方中心论的追捧者会一脸不屑地问我,杨锐,你在中国获得过承认吗?

  英语的确是一门外语,但它已经成为中国事实上的第二语言,是国际上最通用的工作语言,影响之大,让我们融入国际社会的时候无法低估。但英语更是一种国际思维,它开阔我们的民族视野。我很高兴,自己二十年如一日战斗在中西方舆论阵地的最前沿,试图用英语竖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国际形象。我希望评委们跨越语言上的障碍,在我们的栏目整整十年的生日前夕送给我和我的同事,以及始终关心和支持中国声音的我们忠实的国内外观众一个生日礼物,给我们一个最高的承认。我希望从2004年获得银话筒和央视十佳主持人到今天,自己有了些许进步。我希望共和国六十年生日前夕,央视平台上的中国声音能首先获得我们自己专家的认可,让中国人团结起来融入国际,也让世界对中国的声音刮目相待,同时也让世界融入中国。

  当然,我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喜欢的一句格言叫:"上山由此而下。"个人如此,国家也一样。谢谢各位评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收到绝密信件
下一篇:劳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