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虎彬,男,朝鲜族,辽宁宽甸人,1960年5月生。1982年6月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来自所长。
1984年9月开始在该校攻读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来自生,1987年6月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刘魁立教授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360百科研究生,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9年9月~1990年8月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部访问学者;1994年设互境采期厂做限久六委7月~1995年3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7年4月~1999年4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访问教授。
1987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历任助理眼研究员(1988)、副研究员(1997)、研究员(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和博士生导师(2主且008);曾担任该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2000)、主任(坐巴地胶晶识办道2003)、所长助理(2004)、副所长(2010)、中国社会科浓片开与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2011);2014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深底假主要社会兼职有首都师范大学中高强本线笔协慢斤请国诗歌研究中心兼掉逐达显静费时好却衣处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神话学会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合走够20世纪史诗学述评",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京师杯二等奖
"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当代少数民族文星更超缺引学学会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
"历史嬗变中的自足与突奔",1988年《民族文学》杂志社山丹奖
"新来自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诗美学探索",1989年国家机关青年论文竞赛二等奖
"从单质文化到双钢顾货另早按记眼同重文化的负载者",《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度优秀论文奖
主要学术领域为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出版专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60百科)和译著《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2002~2006),参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2002-2004右刚)。主要获奖成果有:《故事的歌手》于2007年4月获"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 译著类三等奖。《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于200田威意利班短直鱼只识4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专著类二等奖。
长期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发表了《论新时期中国少数民例却情族作家小说创作》(2000)、《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复损刻下案答频耐创作主题辨析》(1999)等系列论文;近年来密切追踪国外口头诗学的学术史及其前沿性理论成果,从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关注国内口头传统和史诗学德运察否约写声研究,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史诗观念与系历围坏苦纪史诗研究范式转移》吧南包异批边增治(2008)、《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2007)、《口传文学究的十个误区》(2005)、《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2004)、《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2004)、《民间叙事似的神话范例》(20们初格验望04)、《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2003)、《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20江老实扩任祖03)、《口头诗学与民族志》(2002)、《口头诗学的文本概念》输静信着式如误记己(1998)。参与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中英文版,与米尼克·希珀何阿项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译著《故事的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Albert B. Lo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ass., London, England 2000)被列为钟敬文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之中,是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民俗学重点学科项目,2002年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故事的歌手》是这套丛书第一本译著,它是"帕里告害灯丝斗-洛德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学界誉为口头文学研究的"圣经"。
学术领域
模容士剂纪负增测几文学理论、民俗学;主攻研究方向:口头诗学。
开设课程:民俗学概告范利办部失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口头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
重点课题承担
口头文学的诗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995~1997年度青年项目
帕里─洛德理论研究,社科院民族文学所 2000-2002年度项目
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项目, 2002~2005年度
口头诗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项目, 2002~2005年度
主要学术成果
1. "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洛德《故事的歌手》译后记",《读书》,2003年第10期,北京。
2.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到3期,第3-9页,北京。
3. "口头诗学与民族志",《民俗研究》(季刊)2002年第2期,第19-30页。济南。
4. "帕里、洛德口头诗学试论",《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合刊,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北京。
5. "直挂云帆济沧海:当代满族学人关纪新的学术轨迹",《满族研究》2001年3月号,沈阳。
6. "走近老舍:一位满族学人的《老舍评传》",《民族文学》2000年7月号,北京。
7.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民族文学论丛》,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呼和浩特。
8. "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主题辨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理论、评论卷》,关纪新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昆明。
9. "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北京。
10. "口头诗学的文本概念",《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北京。
11. "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北京。
12. "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北京。
13. "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自我建构",《文艺报》,1996年1月26日版。
14. "乡土辽东的文学视野",《满族文学》,1994年第5期,第45~47页。丹东。
15. "感受生命,探索人生:中篇小说《天孕》解析",《民族文学》,1993年第6期,北京。
16. "历史延续中的文学及其趋向:近期少数民族短篇小说透视",《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北京。
17. "全国第1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讨会综述",《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北京。
18. "当代民族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民族文艺报》,1991年第6期,呼和浩特。
19. "纪念《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第1期,北京。
20. "神话与象征:扎西达娃的小说世界",《西藏文学》,1990年第4期,拉萨。
21. "当代满族文学及其意义",《文艺报》,1989年12月5日。
22. "赤身裸体,走向上帝:我看江浩及其小说",《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北京。
23. 《港台文学鉴赏大辞典》,与他人合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89年10月,北京。
24. "新时期民族文学的美学辨析",《中国民族与历史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
25. "论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新观察》,1988年第6期,香港。
26. "面对历史的抉择",《民族文学》,1988年第2期,北京。
27. "多重选择的世界:民族文学谈话录",《民族文学》,1988年第2期,北京。
28. "民族文学批评之我见", 《凉山文艺》,1988年第2期,西昌。
29.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沉思:评《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海口。
30. "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主题意向辨析",《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6期,北京。
31. "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美学探索",原载《文艺评论》,1988年第5期,哈尔滨。
32. "民族文化考察散记",《民族文学》,1987年第1期,北京。
33. "明清两代中朝文学交流述论",《研究生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北京。
34.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对民族文学的贡献",原载《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6月号,兰州。
35. "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意识与现代意识",《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北京。
36. "清代的中朝文学交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北京。
37. "历史嬗变中的自足与突奔",《民族文学》,1986年第1期,北京。
38. "穿破这高原的迷雾:评西藏的魔幻小说",《西藏文学》,1986年第4期,拉萨。
39. "文学的激变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贡嘎山》,1986年第1期,康定。
40. "时代的奏鸣曲,民族的奋击史:李根全文学创作论",《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北京。
代表作
专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次印刷。
Classical Canons and Oral Tradition, Beijing: Chinese Social Science Press, November 2002. 245p. ISBN 7-5004-3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