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园林。
全园占地面积182亩,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东有爱民街、西有三公街,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园中的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来自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此压人民智慧的结晶。
照壁高4.75米、宽6.360百科1米,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 湛,立体感强。
园中方塔周围原是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由宅邸改建的兴国长寿寺,宋大中祥符年来自间(1008~1016年)更360百科名兴圣教寺,寺塔(俗称方塔)建于宋熙宁至元佑年间(1往米衣处谈068~1093年)。
据考证,该地段位于唐宋时期华亭县城中心,曾在那里地下约二米深处发现了分布较广的大量唐宋遗物和一条东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驳岸等遗迹。元代寺倒态夫改亮毁塔存,明初在此建城隍庙扬及兴圣塔院。
明清时,紧靠方塔的北侧东西横向还有奉邑三位享有声誉的松江名人的三公街,三公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董文敏公,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李忠憨公,清代著名划停示运苏普白查轻书法家沈文洛公。
可以说,方塔园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松江历史文化的缩影。抗日战争之后,庙、院均不复存在。
在辟建为公园前,此地血绝船科有部分民宅,其余为菜田、苗圃。
方塔在明末以前几经修葺,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修时,顶部三层大部分重建,跟延当云合汽道光二十四年(184真袁期复再论名扩罪江4年)更换塔刹。清末以后获烟感架块好于得露,方塔损坏严重,到解放前夕,塔下围廊全废,塔内种空油先础村丰置各层木结构大多被毁,扶附声依须治儿么有梯仅剩一层。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未修复。
1974年5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动工大修,总投资20余万元。1977年初竣工,同年12月7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方塔为市文营样想是加评灯力再千增物保护单位。1981年全国文物普查时,有关专家认为方塔是解放以来国内古建筑修复最好的实例之一。
1978年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以方塔为中心建一个历史文物公园。
方塔园的建设工程由同济大学冯纪忠负责总体规划,示井求呀批上海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柳绿华参与规划并负责绿化设计。
规划以方塔为主体,保存邻近的明代大型砖雕照壁、宋代石桥和七株古树;从园外迁建明代楠木厅、湖石五老峰课续耐京乙先角沉评和美女峰、假山、清代天妃证且针推随控样田宫大殿;地形改造仿县境中检按整妒伤总百屋预事有名的九峰三泖,在园中堆9个土丘,开挖河池,并点缀亭榭;保留原有的大片竹林,以草皮和主题树种统一全园底色。
规划的目标是要建成一个自然、空旷、幽静、观赏文物为主的园林。建设项目由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松江县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施工。第一期工程从1978年5月持续至断上1980年底,完成了征地拆迁、围墙、地形改造、道路地坪、迁建天妃宫等项目。
第二期工程从1981年持续至1987年底,迁建了楠木厅,完善了园内绿化,新建了公园两座大门、长廊、堑道、亭榭、服务社、售品部、生活设施等。从1982年5月1日起,公园边建设边开放。
方塔园的古文化风采,不仅吸引了众多访古觅斯早编一体秋幽的游人,还吸引了许多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工作者,《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聊斋》、《封神榜》、《济公》、《服友点委满致演值考志担杨乃武与小白菜》、《祝枝山传奇》等10多部影视剧都曾在园中取景。
园林以国家级文物宋代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为中心,四周错落着古式建筑群,有市级文物明代大型砖雕照壁,区级文物宋代望仙桥、明代兰瑞堂(又名楠木厅)、清代天妃宫、清代陈化成祠堂,仿古长廊(内有董其昌怀素贴)、古堑道、何陋轩、塔影舫、五老峰等。
在方塔的北侧有别开生面的花岗石铺成的广场,游客们可在广场上尽情地欣赏游玩。紧挨广场的东侧有一条用花岗石筑成的堑道,这是由东大门进园的主要通道,其高3米,宽约5-6米,石砌两壁,时高时低,时直时曲,富有变化,使步入其中的游人产生进入了建筑总体的感觉,由此积聚期待,以加重方塔突然呈现的惊喜。
堑道石壁下侧,每一转弯处都置有贴脚灯,园林晚上开放,贴脚灯闪耀五彩的光芒,使石壁生辉, 更增加了游人的情趣。
方塔园的东部还有一大片竹林,占地25亩,是园中的一大特色。
从东大门进园,首先看到竹林和竹林上露出的塔尖,颇引人入胜。这批竹园是在旧时私人住宅的小竹园基础上扩建而成。
林中有石板小道,曲径通幽,还有静中生趣的竹园小池,及古色古香的长方形石板凳和南方少见的茅草亭。
竹园中的竹子品种多而形状异,有凤尾竹、燕笋竹、紫竹、圆竹、筐竹、淡竹等 几十种。
在方塔的西侧,建有别具风格的长廊,以仿古形式与方塔等古建筑相协调,可见山木本色、斗拱素栏、方砖石柱等一派古色古香。长廊随土丘高低而自然起伏,游客们在长廊中可一览无遗地观赏方塔全貌和水榭湖景。
方塔园为显示其自然、粗狂、多趣,1980年在园中还凿池叠山。一条S形的湖泊环绕在塔的南面,由西向东伸展开去,湖水涟涟,呈映塔影,景致十分优美。
湖面上散植着一组组点丛式的荷花,有方形、圆形、棱形,夏秋之际荷花盛开,湖面显得格外秀丽。
湖南岸是开阔而平坦的草坪,缓坡入水,岸边散植丹枫,由北南眺,乌桕衬托着背日丹枫,晶莹剔透。
从古建筑的神奇到自然风光的秀丽,从竹林幽雅到花卉奇采,整个方塔园显得既严整和谐,又自然多趣。
园中在方塔和照壁等主体景物之间不植树木、花卉,不设娱乐点,"冗繁削尽留清瘦",突出了文物古迹的地位,显示了我国古代民族文化的典雅、朴实、宁静和明洁。
在园中的附属设施,如茶室、卖品部、接待室、办公室等建筑,也都体现了文物园林所固有的风格。
系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在形态士干差病移北应她谓宽议结构上,因袭唐代砖塔风格来自。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券门上的乡额理慢花奏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均为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的跟导督川曾棉形塔刹高7.85米。1974一1977立离把七些细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360百科栏杆等。
松江方塔形体优美,玲珑多姿,为我国南方古代建筑中所少见,是国内保护最好的古塔之一,成为古城松江的象征。
塔体很小,登塔的木梯既窄又陡,越往上越狭小,到第七层就再也无法上去了。而第七层的门洞高字妈银财不足一米,必须爬着才能出去。
方塔以"秀美"誉冠东南,艺术性极 强。方塔的特点是塔身瘦长,塔檐宽大,形体犹似一位身着长裙,亭亭玉立宪余求顺刻伯育距妈我音的少女。
清代松江诗人黄霆的一首"竹枝词"是这样盛赞方塔的:"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两句话就把方塔的艺术特色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方塔的艺术处理还不仅限于塔身、塔檐成过种春,它还有许多特殊的处理,譬如:为了塔体的修美,塔体外除去繁冗,把楼梯都设计在塔身中。塔檐的二层到九层每一个檐角的连线都呈殖图病死谓夫足弱抛物线的弧度,名叫"卷刹"。它的塔刹也与众不同,和塔身一样,比别的塔更显短省境怀物修长。
方塔的历史运已题又持又许价值不可估量。同罪检待跑气笔消鲁往待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在他所写的《江苏之塔顺》一书中说:"松江方塔是自唐代到北宋,同类塔中嬗嫡的代表。"意思是说它沿用了唐代的形制于北宋时期建成的塔,而这座塔不管造形、用料、技术和施工,都是一个典型的唐代楼阁式砖木结构塔。
鉴于这种主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兴圣教寺塔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间,方塔进行过多次大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僧人行高募捐修葺。大德六年(1302年),飓风吹落塔刹相轮,毁栏杆,僧清裕募款修理。元末,寺遭兵燹,殿父后素端钟践状宇全毁,仅塔与钟楼独存。明洪武三年(觉节侵误及剂作果定功1370年),寺僧在塔旁边编题歌何的批自显季称位建忏堂,额曰"兴圣塔院"。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巡抚周忱捐款重建。
万历年间(1573~1另坐草八院注多示历终额619年)为募款修塔已继名守肥市章临染是若,僧大振断臂以示虔诚。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道光年间(1821~1850年)多次修葺。
清咸丰十们斯节观歌神年(1860年)钟楼及塔院俱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城隍庙殿宇大部分遭日军轰炸焚烧,仅塔与庙前照壁幸免于难。
解放前,塔的砖身出现裂缝,塔内各层木结构全部损坏。1963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全面勘查方塔的结构和损坏情况,1973年,拟订《松江兴圣教寺塔修缮方案》,1975年开工修缮,1977年竣工。此次大修,换去了塔心木,卸装塔刹,补换相轮,修复各层楼梯、楼板、平座、腰檐和北宋建筑物常采用的"寻杖式"栏杆,重建了围廊。期间,发现第三层西壁檐下两组斗拱之间,称做拱眼的三角形壁面上,有2幅宋代彩色佛像壁画。同时在对保留下来的177朵斗拱整理鉴定中,发现其111朵为宋代原物。
有关专家坦言,江南砖木结构的宝塔众多,但能保留这么多宋代斗拱是极为少见的。更可贵的是,在这次修复中,考古人员在塔底层地面正中部分揭开了1.5平方米的砖面,挖掘出一座砖砌地宫,出土了一只刻着龙纹图案,两端镌刻着双虎的汉白玉石函,函盖上放着一尊铜菩萨向北跏趺而坐,四周散置着42枚宋代钱币。
打开石函,里面又出现一个漆匣,匣内用帛包裹铜佛像一尊,银盒两只,内藏舍利一对。这些珍贵文物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上面精 雕细 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中间刻一巨兽,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动态,从其挺拔的双角看,酷似龙的形象。
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据说这个怪兽叫"贪",它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吃。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凶猛扑去,终于蹈海而亡。
照壁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在抗战初期,府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惟独照壁幸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照壁高4.75米、宽6.1米,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 湛,立体感强。
方塔园北面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原是上海河南路桥北境的天后宫大殿,建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是天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物。因处身在促狭环境,被一校舍包围,为保存古迹,迁建在方塔园中以恢复古建风貌。园内的天妃宫前身为顺济庙,位于小东门十六铺一带,1853年遭毁,1883年易地苏州河河南路桥头重建,名天后宫。1980年,移到方塔园内,名天妃宫。2001年,天妃宫进行了大修,2002年,天妃宫浦江妈祖文化内涵及其设施得以恢复,并于同年9月开光。天妃宫大殿俊秀,飞檐翼角,基座坦荡,台阶开阔,轩昂伟岸,气势恢宏,存庙堂肃穆之气。大殿面积330平方米,高17米,砖木结构,雕刻精致华丽,体现晚清建筑特色。
位于方塔东南100米的小河上。据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县志记载:"望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足以证明此桥在南宋前已存在。望仙桥为平桥,桥面用浙江武康石筑成,略呈弧形,其线条十分流畅。在桥墩上部的横梁上有一排圆形榫眼,这是早年安置梁的遗迹,由此可见该桥系属木梁承托的木石结构桥。在桥墩的石梁两头,刻有莲花形图案,极其简练素雅。建园时,在小河近桥处筑了约10平方米的石板平滩,游人可以从桥下欣赏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位于方塔西首。堂原位于松江镇中山西路包家桥东堍,相传为明代建筑,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椿的住宅,故亦称朱家厅。"兰瑞堂"额系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工部尚书张祥河题写,但已不复存在。因这座建筑的部分梁柱为楠木所制,当地人俗称楠木厅。该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架,硬山顶,哺龙脊。堂的梁、枋、椽等构件均不施彩绘,整座建筑结构简洁素雅、气势浑厚。
位于楠木厅东,北起接待室,南抵水榭,随地势自然起伏。这座具有
明代风格的游廊长约70米,宽2米,木结构,西面有低栏,可在廊中观赏方塔和榭旁湖景。
位于接待厅旁的小庭院里,是上海有名的峰石之一。五老峰原在明代画家顾正谊的濯锦园中,位于松江城东北前塘,明末园毁,仅存此峰,1973年迁入方塔园。五老峰是五座貌似老人的峰石,均高约4米,外形以"皱"为主,兼备"漏、透、瘦"的特点。根据各峰的形状,分别称为迎客、送客、瘦、高、矮老人。
有大、小美女峰两座,分别位于楠木厅前和东侧。大美女峰原是松江城东门外果子弄底明代书画家孙克弘宅园旧物,民国初年园废,仅存此立峰。小美女峰原在孙园附近明代建的梅花庵中,庵早已成废墟,其遗址上的立峰和大美女峰于1975年一同迁入方塔园。两峰均以"瘦"为主要特征。大峰高约7米,峰腰苗条,酷似古代仕女婷婷而立。
方塔前宽阔的水面延至园南成为河道,南宽东窄,面积3827平方米。在东大门南有一个20米见方的水池,池中央砌湖石假山。水体从方池向南穿过墙洞后,河道环曲形成一岛,岛上东有土山,北有竹林,南建何陋轩,小岛西北河面植荷花。
由冯纪忠先生设计的何陋轩是方塔园的亮点之一,占地230平方米,竹结构,稻草铺顶,空间富有层次和漂浮感,休闲灵动,充分体现出方塔园的"与古为新",曾在国际上获奖。
位于园东侧东大门内,是建园前原有竹林,内设石桌石凳,占地约7333平方米。
位于园南端,占地约2万平方米。草坪北面濒河,边缘植数十株红枫。
位于天妃宫西。长100米,高3米,宽5米的堑道两壁用花岗石砌成,壁侧起伏的土山上栽植各种树木,游人进入堑道如入深谷,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位于园中部西面的庭院中,原为县城西仑桥乡莲花庵门前的两个经幢的一部分。庵系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年)所建,经幢立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庵早圮,1979年在旧址发掘得幢石4节,高3米,移入方塔园中。
董其昌临石碑
"怀素自叙帖"碑刻原在松江镇邱家湾明代建的啸园内,清末园废,1975年在此地建松江教师进修学校时,发现这一套共9块碑刻中的5块,遂移入方塔园。1986年又在别处发现其余的4块,存于县博物馆中。
位于方塔西面。1976年在清理地上浮土时,发现古兴圣教寺大殿两块巨大的石柱础,每块高0.9米,重约3吨。从柱础上可推测木柱的直径为0.82米。由此可见该寺规模的巨大。
全园绿化布局以草皮、竹林和主体树种为底色,辅以花坛。为适应历史文物公园的特点,园中种植的大多是我国传统的树种和花卉,花坛种月季、杜鹃、草花等,树木以香樟、黑松、湿地松、罗汉松、女贞等常绿树为主,花灌木以市花白玉兰、桂花、腊梅、栀子花为主,桃花、梅花、山茶花为辅。树木、花灌木均不造型,以显示其自然形态。
园东及东南为成片竹林。在园东北及园南的土山上种植香樟、枫香等高大乔木,底部间植桂花、郁李、八仙花。沿围墙植水杉,以遮挡园外的住宅,其他沿边地带植香樟、女贞、水杉。除沿围墙的土山以外,其余土山的绿化各具特点,山上分别以黑松、白皮松、罗汉松、湿地松、香樟、国槐、枫香、女贞为主,散植青枫、红枫、杜仲、斗球、红叶李、白玉兰,山脚下以火棘、黄馨、山茶、美人蕉等护坡。平地大量种植桂花、腊梅、紫薇、夹竹桃。花坛边镶植鸢尾、石蒜、葱兰、麦冬。沿湖种植垂柳、杜鹃、十姐妹、郁李、乌桕、芦苇。
园中还有不少古树名木,如在五老峰前有四株大的枸骨,在摄影部墙内有一株百年山茶,在楠木厅外有一株70多年树龄的紫薇,在方塔北的广场旁有三株树龄300年以上银杏等,这些古树名木起到了与古建筑互相辉映的作用。全园有树木97种5888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1.44,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1.59。
园内有南北两个花圃,面积共3913平方米,三个温室面积共247平方米。花圃生产的花卉除供本园需要外,还有少量出售。园东北角有一个小型金鱼场,繁殖、培育虎头、水泡眼、珍珠、龙晴线球、高头等19个品种供金鱼廊展览,并有部分供出售。
儿童园中除常规游乐设施外,还有电动小汽车、摩托车、臂动式旋转飞机、高空转椅以及游戏机等。游船有手划船、电动船。园中设饭店和酒家、售品部、茶室、摄影部。
上海方塔园为保护公园的历史文化公共资源的品牌利益,着手开展旅游历史文化公共资源名称的保护开发工作,及时进行了保护性注册。 从2011年前就开始筹备商标注册这个项目,2011年4月正式上报审批。经过一年多的考察与审核,2012年5月7日,上海方塔园正式收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关于"方塔园"旅游服务类图文商标的注册证,标志着方塔园旅游服务图文商标注册成功,上海方塔园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
"方塔园"图文商标由方塔、照壁及"方塔园"三个大字组成,整个商标大气恢弘。商标持有人为上海方塔园,商标核定服务项目有:停车场服务、旅行陪伴、观光旅游、旅行社、导游等众多项目。上海方塔园还将继续推进图文商标在其他服务项目的扩展。
地 址:松江区中山东路235号
公交指南:乘松梅专线(梅陇西南汽车站-松江)、沪松高速(上海体育馆-沪杭高速-松江)、沪松线到松江乐都路汽车站后再转乘松江四路可至方塔园;在汽车东站可乘松江2、4、7、11路到达方塔园;另外,松江17、22路亦经过方塔公园。
自驾路线:内环高架-沪闵高架-莘庄立交-G60沪昆高速公路-松江出口-荣乐中路-荣乐东路-方塔北路-中山东路-方塔园。
门票12元
公交指南:乘松梅专线(梅陇西南汽车站-松江)、沪松高速(上海体育馆-沪杭高速-松江)、沪松线到松江乐都路汽车站后再转乘松江四路可至方塔园;在汽车东站可乘松江2、4、7、11路到达方塔园;另外,松江17、22路亦经过方塔公园。
自驾路线:内环高架-沪闵高架-莘庄立交-G60沪昆高速公路-松江出口-荣乐中路-荣乐东路-方塔北路-中山东路-方塔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