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上座部佛教

上座体迅轴状多易面刘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种听花齐架笑现存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南来自越、中国云南边境等地区。本世纪初开始进入西方社会,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文世界。云南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些少数民族不久以前还存在着原始宗教。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大教派,其中小乘佛教即南传上360百科座部佛教,在矛供调率续候中国仅云南独有,传入云南已一千多年,分部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地,傣族、布朗族、德昂族 几乎是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另有部份佤族也信仰南传佛教。

  • 中文名 上座部佛教
  • 外文名 Theravada Buddhism
  • 佛教发展于 印度
  • 东方僧团 召集了十万僧众

概述

  上座部来自佛教:巴利语Th磁作慢比蛋聚eravàda。thera,意片若呀右敌为长老、上座,是南传信徒的自称;vàda,意360百科为说、论、学说、观点。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因其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故称为"南传佛教"。又因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àëi-bhàsà),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坚持释尊住世时之原始教法,只尊崇佛、法、僧三宝,传诵被翻与尊奉巴利语律、经、论三藏,鲜华液罪抓帝依照八圣道、戒定慧、四声击翻践派图息念处等方法禅修,大多数人致力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盘。

  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这五个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另外,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部、越南南部和中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地区,传统上也是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从19世纪末开始,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超内钱煤波厂友善河即今发展之势。

来源

  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印女物身紧系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更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等区别。当时的僧团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师学、和合无诤的,犹如水乳交融,并没有出现多少分歧。

佛陀

  佛陀在《长部·大般涅盘经》中曾教导说,若诸比库遵行七零措片它民绍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

  "诸比库,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刑队脱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李德附又云放具果遵行。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D.16)

 轴评很论端班排 在佛陀般涅盘的那一年雨季安居,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阿配家拉汉参加的第一次结集,与会大众一起记诵育三却次仍便众走表和核定佛陀在一生45年中所教导的戒律与正法。结集法律之后,阿难尊者事货煤卫犯力提到佛陀在临般涅盘前曾经说过:

  "阿难,如果僧团愿意,当我入灭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佛陀在临般涅盘前的所说的这一句话在整部三藏中是绝无仅有的。佛陀曾无数次强调"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甚至制定说即使轻视这些学处也将会犯戒:

  "若比库在诵巴帝摩卡时如此说:'为什么要诵这些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那只会导致疑悔、恼害、混乱而已!'诽谤学处者,巴吉帝亚。"(Pc.72)

  义注在解释"可以舍弃"盟降止稳但居继一词时说:为什么不用肯和物定语气"应舍弃"而使用不定语气呢?因为世尊策两脚负本子者耐口两预见到马哈咖沙巴将在第一次结集中将不会舍弃任何学处。

  由于当时阿难尊者并没有及时请示佛陀什爱绍元效知妒周牛造罪么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与会者们就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作甘马,对大众说:

  "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与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果德玛(Gotama)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当他们的导师在世时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Cv.442)

  此项决议获得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当时的与会者都是曾亲闻佛陀教导、德高望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具足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的阿拉汉长老比库,因此,这种代表佛陀本意的长老们(thera)的观点(vàda)就称为"上座部"(Theravàda),即长老们的观点。同时,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库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

  佛教在日后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出许多部派和学说,但是,作为保守圣者的传统、以维持佛陀教法的纯洁为己任的"上座部",自始至终都坚持一项恒久不变的原则:

  1.凡是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

  2.凡是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

  3.佛陀如何制定,即应如何受持遵行。

  这是佛陀的教诫,也是上座们的观点!

  有某些人认为这只是马哈咖沙巴等少数上座们的意见。然而,这的确是佛陀的本意,因为佛陀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项原则。(D.16 / A.7.3.3 / Pr.565)

  南传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的儿子传入斯里兰卡。当时所传的经典用的是僧伽罗文,到公元前一世纪第一次用文字记载下来。到公元五世纪,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叫做觉音。他当时准备把三藏经典翻译成巴利文,然后加以注述。而当时斯里兰卡的许多大长老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于是要求他写出一些心得给大家看,来证明他的能力。于是觉音就写了一部《清净道论》。这部书是他对三藏经典的总结,是三藏经典的精髓。书中按戒、定、慧三学编定,而且,特别强调修定的方法。直到今天,这部书都是南传僧人们修行的重要依据。此书编出后,所有长老都心服口服,承认觉音真正掌握了佛法。于是觉音把三藏经典翻译成了巴利文,并用巴利文进行注述。后来传入泰国、缅甸、老挝等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三藏经典都是用巴利文写成的,所以我们也称这一地区的佛教为巴利语系佛教。

阿育王的女儿僧伽密多把菩提树带到锡兰

特点

以佛法僧为信仰中心

  在上座部佛教地区,无论出家僧人还是在家来自信徒,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和崇敬,菩提树、佛塔、佛像、经书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身披棕褐色袈裟的僧人社会地位是崇高的。

  根据上座部佛法,现在的教法是由释迦牟尼(Sakya- muni)所证悟并开示宣说出来的。所以,现在凡是修学正法、律的弟子,无不以苟答马佛陀为本师。现在所处的教法时期是苟答马佛陀的教法时期,现在的世界亦是苟答马佛陀的教化区。所谓「二佛不并化」,在一个世界中的某一段极漫长的时期内,唯有一位佛陀出现于世间并教化众生。如果说在一个世间有两尊或多尊佛陀出现,或者说在某一尊佛的教化时期有其它的佛陀出现,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所以,上座部佛教所礼敬、所皈依的及同鸡须为收内佛陀专指苟答马佛陀。

供养比

  当然,上座部佛教认为在苟答马佛陀之前还有许多位佛陀曾经出现于世间,其中包括经常提到的六英饭油临溶事督深置对位过去佛陀。除此之外,过去与未来皆有无量佛陀出世。不过,每一位佛陀所觉悟的法皆相同,而且每一位佛陀所宣说的教法也相同,皆宣说四圣谛、缘起法、八圣道,皆教导360百科戒定慧,教导止观禅修。在教法方面,因为诸佛所宣说之法皆相同,所以,礼敬一位佛陀问济之法即是礼敬一切诸佛之法。

  根据上座部佛教,僧伽可以分为胜义僧和世俗僧两种。胜义僧又称为圣者僧,乃是指证悟道果的圣弟子,亦即「四双八辈」的世尊声闻僧;而世俗僧则是指已受具足戒、身披佛局医离记于亮影协顶者制袈裟、现出家沙门相的比库、比库尼僧。在上座部教区,对于严守戒律、精通三藏、德高望重的比库,能够得到广大僧俗弟子的尊重。

  除了佛法僧三宝以外,上座部触往章苗没误缩听庆佛教弟子并不皈依、敬事诸天神鬼。作为一位上座部比库,他甚至不用向一位天神合掌礼敬,用买祖项立练断哪怕这位天神是一位已经证悟圣果的护法天神。根据戒律,比库只应礼敬佛陀以及先受具足戒的上座比库。上座比库可以接受诸天、婆罗门、在家人的恭敬、礼拜、供养,当然也包括国沿汉职周威船王在内。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国王或总统、首相见了有德班治巴答的长老比库,也会行五体投地礼,因为比库是佛法僧三宝的代表,是住持正法的代表。

以律经论为教法根本

  上座部佛教的所有教法都是依据三藏圣典及其注疏而来。如果对教法的理解出现分歧时,就唯有「依法不依人」。凡是接受上座部传统教育的佛教出家人,在沙马为述并边款防粒剧造世内拉[注]阶段就必须背诵许多佛教经论。时至今日,上座部佛教国家尚有为数不少的能够本降钢孩古府波能背诵出所有三藏圣典的大长老。上证对积判充末觉婷烟力座部佛教的特点之一就是特重佛陀所说,特重传统的巴利三藏圣典。

  在广大上调到息设容满务杀转未座部教区,虽然圣贤辈出铁雷吗见再令五职,然而却没有一例因倡议特殊教法而另立的宗派。当然,上座部僧团也存在着一些宗派,但那也只是在持戒松紧等枝末方面的分歧,至几松爱把度胶景搞心在经典与教理方面还是一致的。上座部佛教在维护传统、保持佛法的纯洁性方面具有「保守」的特点。

  假如执定夜探剂称有位佛教学者或历史学家想撰写一本所谓《上座部佛教思想发展史》之类的著作的话,他可能会发现有关资料将异常缺乏,以至于不得不回来研究巴利三藏及其批注。因为在上座部佛教的整个传播历史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将近两千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但其教义、思想的发展及改变却微乎其微,自始至终皆以巴利三藏及其批注为教法之根本。

  [注]沙马内拉真银结粮准效件北:巴利语sàma?era的音译。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汉传佛教译为「沙弥」。

以戒定慧为禅修次第

  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是传承佛法、守护戒律、保持正念、修习禅定以及培育观智。当然,在现今南传上座部教区内,也有诸如祝圣水、祝护符、繋圣线之类的仪式,但那只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古婆罗门教残余风俗、当地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上座部佛教。

  根据上座部佛教,要成为一名比库首先应当尊重戒律。正因如此,在上座部佛教国家,至今依然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不持金钱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库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两千六百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团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

  在缅甸东固王朝末期相持了七十五年之久的「着衣之争」充分说明了上座部佛教僧人注重戒律的严谨作风。

以现证圣果为禅修目标

  依照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情况,佛教分为三个时期,即:

  ⑴. 第一期是正法时期。正法,即纯正的、真正的佛法。这一个时期从佛陀在世时直至佛灭五百年间,大概有500年。佛灭后两百多年(公元前240年左右),正法传入了斯里兰卡、缅甸等地。

  ⑵.第二期是像法时期。像法,即相像的、相似的佛法,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从佛灭后五百年直至一千年间,大概有500年。这个时期,佛教界开始大量传出各种似是而非的经典和教法。

  ⑶.第三期是末法时期。末法,即末流的佛法、枝末的佛法。从佛灭后一千年直至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这个时期大概也是500年。

  虽然佛陀的教法可以依其流变而分为正法、像法与末法三个时期,但这主要还是指在印度本土的历史发展情形。上座部佛教认为现在并非末法时期,现在仍然属于正法时期。根据上座部佛教观点,正法将住世5000年。

  南传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与证果的角度上来说的:

  ⑴. 上座部佛教相信三藏圣典还在,佛陀的言教还在;

  ⑵. 现在的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很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现在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

  ⑶. 在这个时期还可以证果,证得圣道圣果。

  如果想要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就必须修行。修行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修习止观等。然而,唯有修行观慧直至证悟圣道果,才能断除烦恼、出离生死轮回。因为布施、持戒等虽然属于善业,但是却不能断除烦恼,只能造成投生到人界或欲界天趣。如果禅修者修习定而达到禅那,而且能够将禅那维持到临死那一刻,他将能够投生于梵天界。但是禅那只能够镇伏烦恼,仍然不能拔除烦恼之根。至于其它的善业,则是更加的不保险。

  根据上座部佛教,佛陀教法的特点是导向解脱,导向寂止,导向正觉。同样,作为佛陀的弟子就必须依循佛陀的教导,精进修行,以期达到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止息轮回、导向寂灭--涅盘。

  对于禅修者来说,他最低限度必须在今生今世证悟初果(入流果),如此才可以说是解脱了生死轮回。初果圣者不会再退转回凡夫的境界,而只会不断前进;而且,无论他们投生至何处,都不会再堕落到恶趣,而只会不断地投生至更高的生命界,直到彻底止息生死、证趣无余依涅盘。

  正因为上座部佛教遵照佛陀以及当时声闻圣弟子们所教导的正法、律修学与禅修,以期在今生今世现证寂静涅盘为主要奋斗目标,所以上座部佛教在传统上是以所谓的「声闻乘佛教」或「解脱道」为主流的。

以说法利生来化导有情

  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教人「灰身灭智」,证阿罗汉做「自了汉」,对世事不闻不问,不发大心出来救度众生云云。其实这是对上座部佛教的莫大误解。

  佛陀曾对诸比库说:

  「诸比库,诸婆罗门、居士对你们有许多帮助,因为他们供养你们衣服、饮食、住所、病人所需的医药资具。你们对诸婆罗门、居士也有许多帮助,因为你们为他们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的正法,显示完全圆满、遍净的梵行。诸比库,如此,通过彼此间的互相资助,使导向超越诸流、正尽苦边的梵行得以住立。」(《小部 如是语》第107经)

  作为佛教比库,第一要务当然是精进修行以期早日解脱生死(自利)。此外,比库尚担负着住持佛法的职责。住持佛法包括学习三藏圣典以传续佛陀的正法,以及说法利人。比库们通过从事高尚圣洁的梵行生活来培育心智,同时也通过实践世尊的正法、律以及弘扬佛法来回报社群、自利利他。

  在《长部·教诫新嘎喇经》中,佛陀提及出家沙门与在家人之间应当承担的相互责任与义务。佛陀提及的这些责任与义务是相互关系的,唯有彼此之间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僧俗之间的关系才是正常的,佛陀的正法才能因此而得以久住。

  在家信众布施供养出家人衣服、饮食、住所、医药等日用必需品,在物质生活方面资助出家人。而作为对广大信众的回报,佛陀要求比库们应当在言行举止上能够作为人天师范、道德楷模,在心灵上、信仰生活上也应当对在家人起到帮助鼓励和皈依投靠的作用,比库们必须是在家信众的精神导师和心理医生。因此,一位佛教比库除了严持戒律、潜心止观禅修、保持佛法传承之外,还应当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地向在家人宣扬佛法、开导群迷。

  上座部佛教的在家信众有每月四斋日前往塔寺布施、持戒、闻法与禅修的优良传统。同时,寺院也会在这几天选派比库为信众授戒、讲经开示。

教义

四圣谛

  四圣谛,略称"四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所说的,四条圣智所见真实不虚的真理。又在诸经上多次宣说。也是佛法精要与核心。

  一、苦谛: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最基本的苦,即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做为人活在这个世上,也一定要对人生的种种苦难有所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它。才能从中解脱出来。

  二、集谛:集在梵文和巴利语原为"生起"之意,一译"习"(恶习)。集谛是阐明生死痛苦烦恼的原因。

  〈阿含经〉中说明的主要烦恼,或者说恶习有:三毒、四倒、四漏、五盖、七结、八魔军、十使、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秽等等。

  三、灭谛:灭谛就是从自心中止息这些烦恼。便会从生老病死等众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超越生死、止息烦恼、诸苦永灭。证得涅盘。

  四、道谛:道谛是达到究竟涅盘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详细的修法是,三十七道品。略说为戒、定、慧三学。三法印。

根本

  上座部佛教所探索的主题是人类内心烦恼的呈现/构成原因及其内心烦恼的解脱之道.

  佛陀教导人类应该客观认识真正的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即身心和身心呈现的无常本质.理解这一客观事实后,整个心理的错误认知就会自动消失,这一消失本身是错觉的结束.错觉的结束带来人类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他不再拒绝世间存在的呈现,也不拒绝存在之普遍特性的呈现.用如实的心去看世界.于是他不再为这世界的变化而悲伤,不再为这世界的呈现而得意忘形.绝对超脱及宁静的处世在心中被建立.这也就是佛教意义上的永恒-----涅磐.人从此不会再进入过去的错觉.即以为世间存在是永恒的.他如实的生活,但不再迷惑于世界的干扰中.因为那干扰本是来自于人类的错误认知,而现在错误的认知已经结束了.

  但这一成就的实现在整个传统中被认为必须依靠以戒律、禅定为基础的内观禅训练。因为在佛教中,概念理解的结果和对实明见的结果被认为是不同的,这正如想象被火烫伤和真的被火烫伤是不同的。

基础道德

  上座部佛教中,道德被认为是以上根本教义实行成功的保证。所以其戒律道德是值得注意的。

  虽然整个上座部佛教僧团和在家居士所表现的戒律道德在各类社会形态和宗教道德中是相当清教徒式的严谨。但他们的道德观却是相对主义的。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承认道德规范来自于其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等的观点,而否认道德的绝对性和永恒性。佛教认为道德等是相对的和约定俗成的。上座部佛教虽然承认戒律是相对的,但又经典性的说相对并不等于没有作用。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人、天善趣有情,才有望在此生解脱。如果一个人否认戒之作用,去作与四恶趣相应的言行,这个人的心也必成为四恶趣众生之心,于是失去解脱之可能;并会由于如畜生、如鬼等心而趋向四恶趣,去领受他(或她)自己所造的悲惨果报。

  于是,上座部佛教的出家(持十戒或二百二十七戒)、在家(持五戒或八戒)两众十分重视和保守传统的戒律道德。在许多道德方面相当人数的僧团甚至还坚持佛陀时代的古制,如乞食、每日一食、林居等十三种头陀行、不触金银货币制度、布萨制度、结界制度等等。

典籍

  现存南传上座部的巴利语经典可分为三藏圣典(Tipiṭakapāḷi)、义注(aṭṭhakathā)、复注(ṭῑkā)和其他典籍(añña)。

  一、三藏圣典

  三藏圣典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律藏》、《经藏》和《论藏》。律经论三藏的编次既遵照历次圣典结集的诵出先后顺序,同时也对应禅修次第的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和增上慧学。

  1.《律藏》

  《律藏》(Vinaya-piṭ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依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经分别(Sutta-vibhaṅga)、篇章(Khandhaka)和附随(Parivāra)。

  "经分别"的"经"(Sutta)是指《比库巴帝摩卡》(Bhikkhupātimokkha)和《比库尼巴帝摩卡》(Bhikkhunῑ-pātimokkha)两部戒经(又作本母)。"经分别"即依制戒因缘、文句分别、犯例举要、犯与不犯等,逐条解释比库的227条学处和比库尼诸学处。"经分别"侧重在"止持"(vāritta),即为佛世尊所禁止、不能做的行为,比如比库不能行淫、不能杀生、不能接受金银钱、不能非时食等等。

  "篇章"侧重在"作持"(caritta),即佛世尊制定应当做的行为。比如应当如何让人出家、达上,僧团应当如何进行诵戒,袈裟应当如何缝制,住所应当如何建造等等。

  "附随"相当于律藏的附录,依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对"经分别"和"篇章"进行分析、说明。从律文的体裁以及第一分中所列出的历代传承名单来看,此"附随"部分应该是在兰卡岛最后编写成的。

  《律藏》通常分为五大册,即把"经分别"分为《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亚》两册,把"篇章"分为《大品》和《小品》两册,《附随》独立为一册:

  1.《巴拉基咖》(Pārājika):解释比库学处的四条巴拉基咖(pārājika)、十三条桑喀地谢沙(saṅghādi-sesa)、二不定(aniyata)和三十条尼萨耆亚巴吉帝亚(nissaggiya pācittiya)。

  2.《巴吉帝亚》(Pācittiya):解释比库学处的九二条巴吉帝亚(pācittiya)、四条悔过(pāṭidesanῑya)、七十五条众学法(sekhiya)、七止诤(adhikaraṇa-samathā),以及解释比库尼311条学处中与比库学处所不共通者。

  3.《大品》(Mahāvagga),包括十个篇章:《大篇》(Mahākhandhaka)、《伍波萨他篇》(Uposathakkhandhaka)、《入雨安居篇》(Vassῡpanāyikakkhandhaka)、《自恣篇》(Pavāraṇākkhandhaka)、《皮革篇》(Cammakkhandhaka)、《药篇》(Bhesajjakkhandhaka)、《咖提那篇》(Kathinakkhandhaka)、《衣篇》(Cῑvarakkhandhaka)、《瞻巴篇》(Campeyyakkhandhaka)、《高赏比篇》(Kosambakakkhandhaka)。

  4.《小品》(Cullavagga),包括十二个篇章:《甘马篇》(Kammakkhandhaka)、《别住篇》(Pārivāsikakkhandhaka)、《集篇》(Samuccayakkhandhaka)、《止篇》(Samathakkhandhaka)、《小事篇》(Khuddakavatthukkhandhaka)、《坐卧处篇》(Senāsanakkhandhaka)、《破僧篇》(Saṅghabhedakakkhandhaka)、《行仪篇》(Vattakkhandhaka)、《遮诵戒篇》(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比库尼篇》(Bhikkhunikkhandhaka)、《五百篇》(Pañcasatikakkhandhaka)、《七百篇》(Sattasatikakkhandhaka)。

  5.《附随》(Parivāra),相当于附录,一共分为19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的戒律内容。

  《律藏》是所有的比库与比库尼都应详细研读并认真遵行的。

  二、《经藏》(Sutta-piṭaka),为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经藏》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1.《长部》(Dῑghanikā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比较长,所以称为《长部》。共收录《梵网经》等34部。

  2.《中部》(Majjhimanikā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不长不短、中等的,所以称为《中部》。共收录《根本法门经》等152部。

  3.《相应部》(Saṃyuttanikāya);相应的意思是按内容分门别类,比如把佛陀所说的五蕴法编为一相应、六处法编为一相应、界法编为一相应、四圣谛编为一相应、缘起法编为一相应相应等等,所以称为《相应部》。一共有56相应,收录《越渡暴流经》等7762部。

  4.《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增(uttara),是增加、更上的意思;aṅga的意思是支、部分、因素。增支的编辑方法有点像法数,将佛陀所讲的跟数目有关的经文汇编在一起。将一法编为一集,将二法编为一集,将三法编为一集。比如说"二法"有止、观,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共有十一集,收录《心遍取经》等9557部。

  5.《小部》(Khuddakanikāya)。这里的"小"并非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而内容庞杂的意思。《小部》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编进去。比如说《法句》,如果要编在前面四部的话,不知道应该编在哪一部,于是就编在《小部》。《小部》是《经藏》五部中数量是最多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全部都归在《小部》里。

  《小部》一共有15部,分别是:《小诵》(Khuddakapāṭha)、《法句》(Dhammapada)、《自说》(Udāna)、《如是语》(Itivuttaka)、《经集》(Suttanipāta)、《天宫故事》(Vimānavatthu)、《鬼故事》(Pettavatthu)、《长老偈》(Theragāthā)、《长老尼偈》(Therῑgāthā)、《本生》(Jātaka)、《义释》(Niddesa)、《无碍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传记》(Apadāna)、《诸佛史》(Buddhavaṃsa)、《所行藏》(Cariyāpiṭaka)。在缅甸,则再加上《弥林达问》(Milindapañha)、《导论》(Nettippakaraṇa)和《藏释》(Peṭakopadesa),共为18部。

  三、《论藏》(Abhidhamma-piṭaka),乃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的分类与诠释。

  阿毗(abhi)的意为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达摩(dhamma)的意思是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或者南传七论,它们依次是:

  ⑴.《法集论》(Dhamma-saṅgaṇῑ),或称《法聚论》。此论是整个论藏的根源,极广泛地探讨诸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

  ⑵.《分别论》(Vidhaṅga)。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ā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ājaniya)和问分(Pañhapucchā)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的内容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⑶.《界论》(Dhātukathā)

  ⑷.《人施设论》(Puggalapaññatti)。这部论主要讨论不同种类的人。

  ⑸.《论事》(Kathāvatthu)。这一部《论事》是在第三次结集时由摩嘎利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目的是批驳当时流行于阿首咖王时期混入僧团的那些外道的邪见。

  ⑹.《双论》(Yamaka)。《双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术语名相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正确的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说:"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属于善法?"以这种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⑺.《发趣论》(Paṭṭhāna)。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在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āpakaraṇa)。此论跟前面的六部论稍微有点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就是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如果把前面这几部论所讲的诸法比喻为珠宝,而这部《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一条金线把全部珠宝串在一起,所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贵在这里。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把这部论视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证明。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通透前面的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所讲到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除了律、经、论三藏之外,上座部佛教尚保存有内容非常丰富的三藏义注与复注,以及许多重要的藏外典籍,如《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入阿毗达摩论》(Abhidhammāvatāra)、《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ṅgaha)、《岛史》(Dῑpa-vaṃsa)、《大史》(Mahā-vaṃsa)、《小史》(Cῡḷa-vaṃsa)等。

派别

大寺派

  巴利名 Maha^viha^ra-nika^ya。又作摩诃毗诃罗住部。早期锡兰上座部佛教之正统派。相传西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长老所创建。西元前一世纪顷,佛教僧团发生分裂,主张摩哂陀长老正统之僧团称大寺派,另一派则称无畏山寺派。大寺派坚持上座部教义与仪轨,传入今之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国,被奉为上座部佛教之正统。西元一一六五年,锡兰王波洛卡摩婆诃一世(巴 Parakkamaba^hu I)定大寺派为国教,至十六世纪渐趋衰微。p781

大部派

  巴利名 Maha^nika^ya。流行于泰国、高棉、寮国等国上座部佛教派别之一。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期,法相应部先后在上述诸国形成,原有之比丘统称为大部,属正统派。信徒多为中下阶层之平民,寺院由民间个人或村落、团体修建,称民间寺院,寺院住持由布施者指定。有一与各级行政机构平行之僧侣机构,最高首脑为僧长(在泰国,两派僧长之上复有一僧王),中央机构有大长老会等。实行短期出家制度,比丘可随时退出僧团,农村之男子须于寺庙经过一段出家生活,方能取得成年人之资格。比丘可接受金钱,允许吃荤,然禁止自己宰杀烹调。该派注重佛教教育,各寺庙大都办有学校,对僧侣晋级实行严格之考核制度。在泰国,大部派又分裂出以佛陀达萨(巴 Buddhada^sa)为首之山林派(巴 A^ran~n~anika^ya)。p855

  FROM:【《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提诺的水果站
下一篇:于普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