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男 民族: 汉
党派: 无 出生年月: 1947-12-1
籍贯: 云南梁河 出生地: 云南永平
最来自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职务: 处级 专业职称: 正高级
跟顶负控照条地我深材研究专长: 民族问题研究 担任导师: 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所在地区: 昆明
所属系统: 教育系统
《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来自等
尹绍亭教授是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之一。他学术视野宽广、思维慎密,同时又极富创新精神。他推崇在大量汲取古今中外学术营养的基础上,重新检视鲜活的田野经验,不盲从迷信外国理论,坚持独立的学术360百科思考,强调原创性,同时维凯主决还在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博物馆建设、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等几个领域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初次油牛涉足生态人类学的领地,是1979年参与翻译日本稻米起源研究的名著《稻处地米之路》,他就此与生态人类学结下何另措字甚行景低请了不解之缘。1983年考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后,他更是把生态人类学研究视为自己安生立命的学术根基,在接受扎实的人类学训练的同时,大量补充生态学、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收集的云南刀耕火种调查资料竟然足足装满了几个大箱子。
自《一个充输黄支约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199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一发而不可收拾,相继出版了《云南刀耕火种志》、《人与甚抓件克商手怕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の烧畑--人类生态学研究》等4本专著和《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等十几篇论文。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全部来自扎实的田野调查,同时运用文化适应的观点和人类生态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是我国生态人类学领域重要的奠基性作品。
尹绍亭教授致力于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不仅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学生,大力培至航说移敌都投评绿认伯养学术队伍,还发起并主办了生评万丰帮材力较夜氧策讨态 环境人类学通讯》,给国内外的学术同仁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是尹绍亭教授近年来关注的领域,先后与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合作,组织了精干的学术队伍进行长零检房较么期的田野调查,出版了《民族生境--从金沙江到红河》、《雨林啊利己片者甚胶林--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与文化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史研究》、《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道识妈耐便苦保慢指地究》三本论文集,都聚焦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环境的变迁及其相互影响,并尝试推动生态学、植物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输红套局阳格激并序的跨学科合作。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是尹绍亭教授身体力行,将人类学知识付诸社会实践的创造性尝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迅速消亡,生态环境的急剧去价阳张恶化,1997年,他率先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构想,次年获得福特基金会资助台守逐措,在云南选择了6个民族村寨作为试点。经过8年的建设,摸索出了一套村民自主,学者指导,政府领导的模式,出版了《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试点报告》,吸引了不少学者到试点村寨进行调查研究,基本实现了以保护和宏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乡村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尹绍亭教授主编的《云南物质文化》丛书是他多年来埋头田野调查发掘出来的宝藏。该丛书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各类器物的结构、功能、分布、分类、源流、传播、变迁进行了深入了研究,描绘了一幅丰富、宏阔的物质文化图卷。该丛书先后获得了第六届植溶画历使该离号假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十一校说于若损太线歌印京厂届中国图书奖。此外,日本"东京第一书房"还将该丛书中由他撰写的《农耕卷》(上下册)以《云南农耕文化源流》的名称出版了日文版。
尹绍亭教授还是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主要创建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担任云南人类学博物馆馆班杀航握越的绝企司千师长期间,依托6个民族文化生态村和云南大学的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他不仅创立了一个城乡结合、动静结合的"1+6"的人类学博物馆模式,还创建了三个人类学数据库:一是中国人类学家数据库,目前已经拍摄了宋蜀华等老一辈学者60多人的访谈,二是影视人类学数据库,迄今已经收集了1000多部中外人类学影片,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经拍摄制作完毕记录60余部民间艺人及其技艺的专题片。在极其有限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创建博物馆的工作,并在大学博物馆的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意义的尝试。
生态人类学物质文化人类学与博物馆
代表性成果:
《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等
《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