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三眼铳

三眼铳是中国古代一种短火器,使用铁或粗钢浇注而成。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使用时在西于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绳,使用时点来自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在三眼铳360百科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 中文名称 三眼铳
  • 外文名称 Three eye Blunderbuss
  • 类型 短火器
  • 射击类型 单发
  • 装备 明朝军队

简介

  三眼铳:3管单兵手铳,由3支单铳绕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缘,共用一个尾部,单铳口径15毫米,全长350-450毫米,都有药室和火门,可连射。射后可当锤击敌。

起源

  三眼铳管约长一尺,铳口如鸟铳大,可容铅弹三钱。铁要炼熟,两筒相包务使合缝密实,在输眼内大小得宜;亦以钢钻稍车之,使眼内光直,出弹方来自准。三管攒而为一,饭住抗右用箍三道或只用口箍一道。眼要挨底钻使不后坐。铳后共打一库箍装木柄,柄后用一铁钻或以铁箍。(来自《武备要略》,其实三眼铳的制造除了材料不是精铁外,几乎与鸟铳的造法一样。)

做法

  《神器谱》的鸟铳制作方法:播筒双层交错,岔口卷成者为上。若铁不净,内有重皮,反不如单播。全要岔将合未合之时,用铁去铁上灰滓,自然合成一家。筒成丘住一眼,以滚水灌人腹中,看有隙漏处,再加煮火。(双层铳管。先造练领传这无两个大小铁棒,各卷一条长铁皮打成铁管,然后细管套进粗管里。内外管子的钟区光层争义把害称数千竖接缝是在反方向,安全性好,小口径,气密性好。)

威力

  虽然三眼枪铳管短,不能三点一线瞄准,但它在三四十步还是有相当的威力和来自足够的射击精度!明朝一360百科步五尺1.635米,营造尺:32厘米,量地尺:32.7厘米,音轻批松当装裁衣尺:34厘米。三眼铳的最佳射程为三鲜凯云两决逐十步,也就是49.0言苦概冷随轴5米,破重铠,五十步(属验神免个田81.75米)之外能重创不披甲目标,百步(163.5米)之外就没有杀伤力了。

  明代兵书的火器射程是不可信的,因为作者为了保密往往会夸大射程。《火攻挚要》自序中云:"惟赵氏(成书于1603年,宪降题详述鸟铳制造和用法的《神器谱》的作者赵士桢)藏书海外,祝融佐理,其中法则规制,悉皆西洋正传;然以事关军机,多有慎密,不详载,不明言者,以致不获兹器之大观,甚为折中者之所歉也。" 我估算过,《神器谱厂游被》的火器实际射程只有书上所说的一半。翼虎铳的火药铅弹重量与铳管长度与三眼枪相同,《神器谱》说他"用之于百步之内为诗刚宜。步下:五六十步方能透甲正农皇适。马上:二三十步方能命中样居背配倒常速盾。"射程折半计算就是三十步之内方能破甲。

  非军事著作《天工开物》的火器射程却比较可信:

  鸟铳。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每铳约载配硝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末若附急免属伟职员钱。发药不用信引,(岭南制度,有用引者。)孔口通内处露硝分厘,捶熟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消上,则一磁只充王青老庆翻围发而去。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鸟枪行远过二百步,制方仿佛

  鸟铳,而身长药多,亦皆倍此也。鸟铳射程的其他参考资料:鉴于日军的鸟铳威力强大,为此,很多明军在战前准备了高七尺、阔一丈二尺的大绵被,以遮挡弹丸。然而,根据宋应昌做的试验,日军鸟铳在八十步之外,但弦口来保西没五载减能击破二层湿毯被子,在五十步之外能击破三至四层湿毯被子,可见绵被遮挡弹丸的效果有限,故此,宋应昌建议入朝将士临阵作战时,要在敌营四百步之外施放大将军炮,等到日军鸟铳射完弹丸之后,再向前进军。(这里的鸟铳铳管长达三尺,用三钱铅弹、三钱火药)也就是说用配硝一钱二分的火药、铅铁弹子二钱、长约三尺的鸟铳能在三十步内破甲,五十步能杀死不披甲目标,百步则没有杀伤力了。而三眼枪每筒长一尺三寸,使用火药二钱及一钱五分的铅弹,威力与鸟铳应该相差不大,应该也能在二三十步内杀伤披甲目标!在三十步之外,三眼枪的三发子弹就算打不穿骑兵的重铠,也能在五十步之内重伤不披甲的战马。(有些资料提到三眼枪打靶距离为八十步。铳管仅长一尺的'熟铁'三眼枪:平发则力仅及五十步。)

  日本人觉得三眼铳的近距离威力十分惊人,《德川家康·乾坤梦.1》这样描述三眼铳(子母炮):明军在近身战中使用的是一种拥有着惊人威力的被称作子母枪的火枪。对于子母炮,参加碧蹄馆战役的武士们是如此描述的:"共有三个枪口。三个枪筒相连。可自由选择发射一次或三次。"骑马的武士手拿长柄火枪。柄长六尺有余,带有长约一尺的枪身,,其上插有刀刃,故枪身分为两部分,一旦靠近武士就会开枪。(即上文的快枪)他们的衣服外层是红色的毛毡,里层用铁链连着一块被切割成大约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钢片,有着像道服一样长长的下摆。盔甲是用磨白的钢制成,护臂也是钢制,刀枪不入。

  美国娱乐YY节目《致命武士》对三眼铳武器的实测评价(只供参考,别当真)步下用三眼铳能够在25码(22.785米)的距离上进行精确的射击,也能够击穿骑士的锁子甲,虽然锁子甲能够有效防御刀的攻击。三眼铳能够有效的让骑士失去作战能力而更容易被杀死。它不能打穿骑士的板甲,但依然在中程武器中占据优势。最好的武器--三眼铳没有取得最多的击杀数,但如果没有三眼铳的辅助,刀无法取得如此多的击杀数。《致命武士》的'明武士'的打扮像蒙古人,且身披蒙古铁甲,用精铁枪管的欧洲三眼铳,配腰刀一把。

用法

  (马上)步兵的三眼枪每铳只著铅子一个,在八十步内平放发射;明朝骑兵的三眼枪由于马上发射命中率低,为了提高命中率,有时用的是散弹"每铳著铅子二、三个",在三四十步内发射,但马上步兵一般都会下马结阵放三眼枪,如果来不及下马,就各按队伍条为长营轮番更打且战且行,有进无退。三眼枪若单独使用时是连发的;与鸟枪配合时,有时为了弥补鸟枪火力弱的缺点,是齐发三弹的,有时为了加大近距离的杀伤效果,每铳管用二三个铅子。三眼枪可根据战场情况选择是否将三条引线并在一起,连发还是齐发。(很多人虽知道三眼枪可连发、齐发三弹,但却没想过三眼枪在什么情况下连发、齐发三弹。)每队造十五人为三眼铳手,四人为大炮手。火炮故虏人所忌,然今习闻而巧避,每见放了,却才装药,虏便突来冲屣,故必十五人为三叠,便递入药,可以接放。又多用纸爆,先后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误敌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敌人在临战时伏在地上听声,等明军的铳响过之后,便跃起突阵。因此,明军开枪前后,会在附近连放三五个爆竹,真真假假,使敌人无所适从。)

  三眼铳近身作战可参考'夹刀棍、大棒'。第六。校刀棍正所以比敌马讨一寸便益之物也,俱用大棍。教师之法,一打一戳,余皆花法也。只专刺马腹、人喉、马眼、人面。听中军竖红高招,刀棍手俱集中军听候,亦照前备二项木棍。听擂鼓,骑马飞驰,向短根戳一下,即戳马眼、马腹也。次将长棍截一下,即戳贼喉、面也。先将锋炭染黑,或以灰刷白,中者为止。务要戳入重,拔出速,不然不得戳第二下也。第七。校大棒听中军立起蓝高招,各棒手俱集听候。每队备短枝一根,长一尺,长枝一根,长四尺。禀安讫。兵以六人为列,听擂鼓,飞跑向前,一齐打去。先打短一下,如打马脚同。又高打长棍一下,如打马头同。赏罚例与刀棍同。

使用

  一直到万历末,三眼枪在明军中的使用并不普及,只是快枪、神机枪等单管铳的辅助火铳。万历二十三年,"三眼枪"配发辽东--《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三年三月庚子:"工部覆蓟辽总督孙矿、抚按李化龙、宋兴祖所请,戊字库旧贮盔甲、弓箭、撒袋及京库旧贮三眼枪快枪,合行量给,以济军兴,他边镇不得援以为例从之。"然而,即使如此,辽军在万历二十年之后几年,"三眼枪"的使用也不普及,包括李如松征朝鲜时,出征辽军的火器使用就非常少--《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六年五月庚寅:"锦衣卫镇抚周仁卿陈破虏在用火器:昔从提督李如松征倭,见辽兵归阵止携弓箭、短刀,未谙火器之用。请给敕谕浙江巡抚,容职往彼处挑选各营火器手精兵三千员名,各带鸟嘴铳、三眼枪等件,借府州县未解钱粮为安家盔甲等费。"辽东地区开始较大规模使用"三眼枪"当在万历末女真人崛起之后--《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六年六月癸亥:"兵、工二部议:以库贮盔甲并铜铁大小佛郎机、大将军、虎蹲炮、三眼枪、鸟铳、火箭等项,委官挑选演试,解赴辽左。"至天启朝,"三眼枪"的制造和使用规模才开始扩大--《明熹宗宝训》卷4天启四年八月戊申:"谕督师辅臣孙承宗:佛朗机二十副,内提炮八十个、三眼铁铳五百杆。"《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三月丁未:"圣谕:……简得军前灭虏应用神器等件钱粮:头号发熕三位,二号九位,九边神炮二百位,虎蹲神炮二百位,头号佛即机一百位,二号佛郎机一百位,铁涌珠炮一百杆,铁连珠炮一百杆,铁三眼铳一千杆,各随用什物全火药二万斤。"《明熹宗实录》天启七年二月乙巳大学士黄立极等题:"……二号佛郎机二十位,三眼铁铳五百杆,随用提炮什物全盔五百顶。"至崇祯朝,"三眼枪"的制造和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崇祯长编》崇祯二年二月戊戌:"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时道臣宋统殷造红彝大炮一门,外臣陆续督造精好三眼抢一千余杆。"《崇祯长编》崇祯二年十月:"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臣请鸟铳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枪五千杆。"最后三眼枪替代了快枪、神机枪等单管铳,成为主战火器。

  明末时,辽东各镇几乎都以三眼铳作为制式装备,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普遍装备着三眼铳。根据辽东镇于1630年的编制,正兵火器营的基本战术单位"队",即是全装备三眼铳部队。这是从《戚继光的荣耀》的作者"红心皇后"的辽东镇的编组图得知的明代军事地理著作《开原图说》的三眼铳资料:

  正兵枪手四百名分为四方,每方一百名,百总统之,共百总四人。每总分为四队,队二十五人,队长统之,共队长十六人。每方大炮十位,四方四十位,一炮二人,共炮手八十名。每方三眼枪八十杆,四方三眼枪三百二十杆,共枪手三百二十名。每枪十杆间大炮一位,共大炮八位,余二位设于营门。车营既苦无军,若前无障拒又不得施火器之用,每方且安拒马枪八十架,四方共三百二十架,行则带于枪手,马上驻则以铁锁环之,此方营也。其中子营以协营门,下人役二百名,内丁一百名,中军内丁五十名,共三百五十名,分十四队,羽翼主将即兵法所谓握机也。

  其射打号令掌,一声号各枪手上马,二声号各挨队伍站立,三声号各照队伍前行。遇敌掌喇叭即止,点鼓下营,枪炮手各按队伍摆列,先列拒马枪,次大炮及三眼枪,摆列齐备。摔响钹一声鼓止,如遇贼冲,一阵击金一声,枪手点放三眼枪一孔,击金第二声点放第二孔,击金第三声点放第三孔。如遇贼三连冲不止则连声击金枪炮更番装打不绝。则退起营,掌号一声收拒马枪及枪炮入队,二声号上马,三声号条队前行。若追袭之际,卒遇逹贼不及下营,枪炮各按队伍条为长营轮番更打且战且行,有进无退焉。('逹'是"达"的讹字。)若与贼持久,欲使炮声不绝,则以四炮为朋,每方二朋,四方八朋,共炮三十二位。每朋马兵十六名,骡四头,八朋共马军一百二十八名,骡三十二头。一朋十六人之中选能干有眼力者一人看苗头,选有胆气者一人点放,选手疾者一人安火线,选便利者一人装火药,一人装大小铅子,再选有力者专管捅炮二人,一炮共八人,余

  三人捉马骡看苗头及点放,二人在营前不动,装完候放之炮,在见放炮后之左安火线装火药铅子,三人在装完候放炮之后,放过候装之炮,在装炮三人之后各专一事不许错乱,各按方位不许那动,轮流装替更番打放庶循环不绝。每朋布药袋一筒,木马二十筒,皮条串带装火药之人司之,大小铅子袋一筒,木手捶一柄,铁通杖一根,皮条串带装铅子之人司之,火线袋一筒,铁锥二把,小刀一把,皮条串带安火线之人司之,火绳点放之人司之,支炮木马厚薄不等三四十筒,皮条串带看苗头之人司之,平居'稽'查庶临事无误。

  一、练火器

  古人制造各样火器俱足御虏,然营中所便奇巧莫过鸟机,不过以之歼渠魁之用而已。其催锋陷阵凶狠无过灭虏炮,简便无过三眼枪,第临阵张皇之际,岂暇细认照准星,只要演得苗头不低不高,临事点放得齐,后边装替得快,装不误打,打不误装,更番熟习如雨不绝,斯为得法。故演三眼枪之法,无论车步,编成队伍,队长鸣角一声,一眼齐响,后响及点放不着者,伍长记定事完责处,又鸣角一声,二眼齐响。三眼响尽,装这亦完,如此更番庶不误事。一队合之一总,一总合之一营,众心齐一毫无差参,斯为闲习。又择坚厚土墙,一堵石灰画一横道,高如人胸,宽止一尺,八十步外对打即可演习苗头,又可不费铅子。至于灭虏大炮更要忖定苗头,如炮口前高一寸,百步之外应高几尺,二百步之外应高几尺,量贼营远近,度地势高下,酌量的确,方不虚发,又须人器相习,庶无震恐。顾火器麋费既多,乍生点放不易,往往畏难惰懒,动以混乱烽火为辞,平居既不相习,临时手足无措,火门涩锈,火药蒸'痗',铅子既不合堂,苗头又无定准,或点而不着,或着而不响,或响而不准,如此却归罪火器无益营伍,火器能言亦当称屈。其演放火炮之法,须择远僻之处,或前临土城,或面对山冈,上刷石灰以便认识,月演二次足矣。火器火门火药火绳铅子药线药袋药'鄨'等件各该千百总、队长、伍长时常查考协营,不时点验本道'稽'查之法,亦如骑兵焉。('鸟机'很可能是鸟铳,'渠魁'是首领;头领。)

  辽东镇的马营战术其实是改自戚继光的马营战术(下图),只是将鸳鸯阵换为清一色的三眼枪,将虎蹲炮换为威力更加强大的三管灭虏炮。若三眼枪换为鸟铳战力更佳,只是当时没这条件。明朝也有飞炮兵,马营的三管灭虏炮就是可快速机动的火炮。也因为戚继光的练兵有成,经过了大小实战的焠炼,戚继光编练的军队模式及战术运用,以及采用的冷热武器及军械,都成了当时其它边军用之以编装的典范。明末辽东镇的编组就是四四制,也编组了正兵队与奇兵队等的冷热兵器搭配模式与战术运用。

  孙承宗的《车营叩答合编》的三眼枪作战队形:骑兵分队的装备及战斗队形骑兵分队设管队1人,编25人。队下分左右两什,每什11人;什下分左右两伍,伍设管伍,每伍5人。此外,队内设背招,传督各一人。左什用火器右什用弓箭。每伍配属5骑,每什配11骑,全队供给25骑。全队除背招,传督以外使用军器的有大炮手2人,三眼枪手10人,弓箭手13人共计23人。

  上述为直阵,根据敌情地形可以变换成区阵(横阵)锐阵(前三角)方阵(方队)圆阵(环形)。步兵分队的装备和队阵步兵分队设队长一人,编二十五人,队下下分左右两什,每什11人,各立宜什长;什下分左两伍,伍设伍长,每伍编5人。此外,队内设有奇役一人(勤务兵),火兵1人,合共25人。每队配属运载火炮的偏厢车一辆,队长任车正,执队旗;什长为车副,持刀牌。一伍用炮,一伍用枪。配属朗机2架,每架3人操作;鸟枪2支各一人操作;三眼枪6支,各1人操作;火箭手2人,弓箭手2人,长枪手2人;炮弩手兼用短兵。

  孙承宗车营的骑兵队中,编有大炮手2人,三眼枪手10人,弓箭手13人.步兵队中,车副执牌刀,编有郎机手6人,鸟枪手2人,三眼枪手6人,火箭手2人,弓箭手2人,长枪手2人,而炮弩手俱兼短兵。战斗时,"步队则鸟枪、郎机在前,而三眼、火箭在后,骑兵则弓箭、三眼大炮连环叠用。"为此,在火器配置上,步兵则鸟枪、郎机在前,三眼铳、火箭在后,骑兵也要配属三眼铳和火炮。

  作战时,步、骑才能更出迭入,不仅骑与骑、步与步自相更迭,而且骑之与步,步之与骑也互相更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营之马、步、炮、矢,无一人一器不更番叠阵。"所以,只有叠阵才能使长短兵器,冷热兵器连环叠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火器威力的发挥

评价

正面评价

  在赵士祯遇到一百余岁的道人之前,与戚继光一样,他也是认为火门枪应该淘汰。

  最初版本的《神器谱》中云:上古制人于百步之外,惟恃弓矢,谓之长兵。战国时,始有弩箭、驳石,不过等于弓矢。自置铳用药,以弹射人,则弓龘弩、驳石失其为利矣。兵法有驱祝融以攻敌者,而制未甚详。观其缘风上下,纵发燔毁,似非近 日之铳。宋、元间方有用之者,至中国初始备。然行军战阵随带便利,亦不过神枪、快枪、夹把、三眼、子母诸器。自鸟铳流传中国,则诸器又失其为利矣。诸器一手持柄,一手燃药,未及审固,弹已先出。高底[低]远近,多不自由。鸟铳后有照门,前有照星,机发弹出,两手不动。对准毫厘,命中方寸,兼之筒长气聚,更能致远摧坚。

  北方马上用三眼铳以御虏骑,虏颇畏之。然放毕举以博击,头重起艰,利害相半,兼之甚难讨准,往往虚发;因变其制,用照星短床,后尾钩着带鞓带,左手执铳对敌,右手悬刀燃火,放毕为盾,举刀迎敌,马上可备出奇摧坚,步下极便伏路急击,名曰"翼虎"。(这两段话常被人用来黑三眼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兵录》认为三眼铳比鸟铳更适合骑兵,而三眼铳不适合步兵:「鸟嘴宜南而不宜北,三眼铳宜北而不宜南。何也?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易为劳。一开火门,其风甚猛,药信已先吹去;用辗信则火门易坏。一放之后,虏骑如风而至,又不便执此为拒敌之具。近有制竹鸟嘴铳及自闭火门鸟铳,亦一时之奇,然终是费事。惟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可著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四十步内,对真方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未有不中者。虏马闯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纵有铁盔、铁甲,虽利刃所不能入者,惟此铳能击之。故在北方鸟铳不如三眼铳也。

清末兵书《防守集成》的记载

  南方倭苗多系步战,其来之势不如虏马之急、虏势之冲;风气柔和,不在山谷,则在蹊田之内。鸟铳照定施放,中敌极准;按定班次一上一下,虽三放铳热不可再放,若每人以布数尺用水打湿,三放之后以布湿铳,可以常放不歇。有狼筅挨牌之类在前,纵冲来此足拒之。若三眼铳,其杆甚短,其去不远,对真不如鸟铳之准;执之以御倭刀,利钝相悬,人易生畏。故在南方,三眼铳不如鸟铳之利也。」这是《神器谱》国初三眼枪的记叙短文,提到一种形制稍异,名字与三眼枪相同的火箭发射器:辛丑夏,率家僮辈携铳湖上,弹射水鸟。行至功德寺前,有道人策杖而来,皓首修髯,颜如渥丹。就祯问日:"何器?"应日:"鸟铳。"道人日:"征倭得来乎?"祯日:"西域之制,非倭铳也。"道人日:"至此奚为?"日:"弹飞。"道人日:"杀生有戒。"祯日:"关市苦征,箭羽腾贵。艰于习射,聊破戒为之尔。"道人笑日:"杀物卫人,似亦无伤阴骘。"把玩良久,向祯叹日:"攻守善矣,阵头未也。"祯示以"旋机翼虎"。

  道人日:"步斗甚善,遇骑犹未也。"祯闻斯言,揖而请日:"师异人也,愿明以教我。"道人日:"子见国初三眼枪、双头枪乎?"祯日:"营伍常用。"道人日:"高皇帝驱逐胡元,文皇帝三犁虏庭,全用此器。土木一变之后,何曾出塞,又何曾对垒?边吏欲就简便,尽去枪头,用为守具,因失其旧,不然何故以枪名铳?"以杖向沙中画式相示。祯拜谢,并问居止。道人笑日:"闲云野鹤,何有住着。足下踪迹贫道,不过欲请益尔。足下之器亦甚足用,求多奚为?使贫道尚有他技,一见问自当吐露。如其缄秘不传,即令足下朝夕供粮贫道无益也。"少顷,又问日:"大器知否?"祯举一二以对。道人口:"何不制式?"祯日:"方今海宇一家,止讲制驭四裔,何敢及此。"道人日:"荩而且哲,不惟善于保邦,更善保身。"策杖从堤上不顾而去。

  神器谱并没有找到国初三眼枪、双头枪的资料,倒是在清末兵书《防守集成》有国初三眼枪的资料:(国初)三眼枪,於长枪头下,四周用细麻线系,光滑不歮竹筒三筒,每筒内,各装小火箭一枝。其火信宜长,不拘左右,以拿枪前手中指夹之。伺敌至三十步内,方以火绳燃之。敌若攻城接刃,火箭连发,势不可挡。敌人即能躲箭,而枪锋继至,鲜不毙。旋机翼虎是翼虎铳的改进型,为了方便瞄准,将平行并列的铳筒整合成三棱形,可旋转。有三眼铳之便,又有鸟铳之准。步兵和骑兵都可使用的短铳。每铳筒长一尺三、四寸。铳筒上有准星照门,使用火药二钱及一钱五分的铅弹。为增加装弹的效率,其火药罐为三颈设计(左下图),可以同步为三个铳筒装填火药,加快装弹速度。用之于百步之内为宜。步下:三十步方能透甲。马上:二三十步方能命中。(赵士祯的三眼枪只是旋机翼虎的火门枪版,三眼枪的枪管长度、弹药重量与旋机翼虎铳几乎一样。)

  北方军队对三眼枪评价很高

  一遍置火器,务教战守。臣闻中国御夷,火器为最。顾火器之制非一,火器分战守用,其利去具害也。其击之最远者,可以守也。其发之最便者,可以战也。近该守备黄道、册开建造大将军神铳送营看验,该营验放得神铳一发,五里当者一齐碎裂,此最可以守者。凡守营守城大举冲击,似不可缺。又臣同督臣李言恭看议得佛郎机一具,内有子铳,屡发不热,亦非他铳可比。又诸将议得如边军之三眼枪,次如京营之夹把枪,最可利于战者。他如毒虎飞炮、灭虏炮、涌珠炮、连珠炮之类,须择的可用者,方可随宜教习。乞敕部议行令京营各边,各该建造大将军神铳,务觅原匠,造令工致。其三眼枪、佛郎机,次及夹把枪各利战利守火器,尤乞严行京边,重加教习,俾人人熟惯,处处得力。如一营三千,除一千奇兵,精习骑射,可堵可伏外。其二千火器悉练,并可对敌庶神武克振,而兵威足扬矣。伏乞圣裁。北方军队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对鸟铳存有偏见,不承认鸟铳比火门枪强,比如宋应星:"议攻战之势,说者谓倭之鸟铳我难障蔽,倭之利刃我难架隔,然我之快枪、三眼枪及诸神器,岂不能当鸟铳?倭纯熟,故称利,我生熟相半,故称钝,原非火器之不相敌也。"

  北方军队少用鸟铳有一个原因,就是鸟铳操作繁琐:"北兵不耐烦剧,执称快枪三眼铳便利过于鸟铳,教场中打靶,鸟铳命中十倍快枪,五倍弓矢,犹自不服。"此戚少保语也。

  下文为一些北兵为何不用鸟铳的资料,在明朝时,科技的传播是很慢的,尤其是中国这种大国,因此当时中国"南方有鸟嘴致胜,北边有(三眼)闷棍破敌之说"。明代火器空前发达,品类繁多。其中鸟铳,又称鸟嘴铳,或鸟嘴木铳,当时刚刚引入中国不久,是正在普及使用的轻型火器,作战效能最佳:佛郎机子母炮、快抢、鸟嘴铳,皆出嘉靖间。鸟嘴铳最后出,而最猛利。以铜铁为管,木橐承之,中贮铅弹,所击人马洞穿。其点放之法,一如弩牙发机。两手握管,手不动,而药线已燃。其管背施雌雄二臬,以目对臬,以臬对所欲击之人,三相直而后发,拟人眉鼻,无不着者。捷于神枪,而准于快抢。火技至此而极。好的鸟铳,如果使用得当,能够发挥很大作用;若是技术低劣或是制作粗糙,却不但无益,反而不如弓箭等传统冷兵器:

  鸟铳固优于矢,但铳精则胜于用矢。铳具不如式,习之不精,反不如矢,而让敌以长技矣。……火器尤为误事。或向天而打,或手向前放铳而头已回顾走路。或先将铅子衔口中,忙乱装铳,忘子在口,顺气咽入腹中。或忘入铅子,或先下铅子,而后入药。或子小口大,照打时铳口一低,铅子流出。或装毕而火绳落地,为湿气所灭。或持线自龘焚其药。十铳之中,仅有六七铳发出;六七之中,仅有二三中耳。此盖百战中面见熟试而知之也。难矣哉!是在为将者反其弊而严其教比以转移之也。那么,各地制作鸟铳的水平,以及南北士卒使用鸟铳的技能,究竟如何呢?戚继光有如下论述:鸟铳一技,乃战虏长器。北人不习,北匠造亦不如法。此为南兵惯熟,尤不可已者。如得旧练南兵万数,先教成一营,以为师范,分发旧曰彀中材官,以练北兵,功省而效倍矣。按照前引戚继光的说法,不仅北方兵士不善于使用鸟铳,北方工匠也不善于制作鸟铳。北方工匠制作技艺之差,就连京师制作的鸟铳也都粗恶不堪,嘉靖年间唐顺之在兵部郎中任上核查蓟镇兵籍时曾谈到:往年京师亦尝造数百管,其炼铸既苦恶,而又无能用之者,是以遂为虚器。

  浙江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不仅兵士娴于运用鸟铳作战,而且浙江工匠制作的鸟铳,在全国也最为精良。所以,唐顺之向朝廷提出:"请令东南军门,取其精者数十管,而与善点放者数人至京师,陛下令大臣阅试之,使知有此器而不用,以保全虏人之腰领,其亦可惜也。"这种鸟铳制作工艺水平的差距,首先是基于明代手工业技术水准的地域差异。明朝嘉靖、万历间的官员张瀚,曾宦游南北各地四十馀载。他在经过实际观察对比后,概括指出: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夥,浙、直次之。可见包括浙江在内的东南地区,其工匠技艺的总体水平,要远远高于北方。在工匠普遍精于制作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殊历史因缘,促成了浙江鸟铳独步天下的局面。这就是鸟铳本来为日本制造的火器,"嘉靖间日本犯浙,倭奴被擒,得其器,遂使传造焉。"因得地利之先,浙江成为全国最早获取并仿造、使用鸟铳的地方,鸟铳从此才在中国军队中逐渐流行。浙江的工匠由于最早接触并掌握了鸟铳的制作技术,所以其制作技艺,才会大大领先于其他地区,从而为浙江士兵得心应手地使用鸟铳,提供了最好的装备保障。

  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南军:"臣路上见南兵来到,皆是步军,所持器械,皆敏捷,多带倭铳筒,火炮诸具。其人皆轻锐,所著巾履,与辽东北京之人不同。"(朝鲜史书《李朝实录》)所谓倭铳筒就是日本铁炮了。南军哨兵也用三眼铳,不过是当号炮报警用的,戚家军就是这样用三眼铳。

旋机翼虎铳

负面评价

  明崇祯十一年(1638),陈子龙等辑的《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四十八,涂宗浚奏报阅视条陈十事疏 【 御虏事宜】一整器械,该兵部覆阅视按臣'余懋衡'条议谓边疆御虏,惟火器火药为得力。其置器宜坚,其藏药有法,斯临敌有所取用。今该镇火药杂料,比上次阅视之后,巳折至四万余斤,军器顿少七千三百有奇。此皆典守者,弗加意收贮督造之故也。今议要药料收贮,务要干燥,不时晒晾。若有朽折责成司库员役军器制造初责成监造之官,禁其粗恶,责看守之役,禁其绣蚀。庶相沿积弊可革,而临期器械不致缺少。及称达虏冲突木棍三眼枪弓矢相持攻击,势难取胜,要放岳武穆用麻扎斩马刀,翼以藤牌之法。及称灭虏涌珠二抱,虽虏所惮,然难携难发。

  不若将三眼枪改为单眼枪,其铁筒改长二尺余,界线测虏,中藏火药铅子既深,所及必远。又每枪备铁条一根,以便入药且远可以火攻,近可以击虏。至于辽镇百子铳,射打既能及远,转换又可随机。此按臣闻之该道邢云路者,夫在辽东既可藉以破虏,延镇似亦可行应行督抚衙门一一查照原议酌量便宜举行。

  前件,据各道会呈,该臣等看得军中长技,全赖火器必造作如法,方可御虏,必收贮加谨,方免侵蚀。今见火药杂料,比上次阅视,耗损为多。鉴其往辙议药料收贮朽折,责成司库员役。若军器监造者,戒其粗恶,看守者禁其绣蚀。如有败坏,各治以罪,令其赔偿,庶积弊可厘而器械整饬。至于旧造灭虏涌珠抱,重而难携,三眼枪短而去近。重者可摆营而不可冲锋,仍留备用。短者可增长,而亦可及远,皆为有见。臣入镇以来,查验火器,多不如法,已取原任都司朱腾擢将贮库火器,一一试验讲求,有可仍旧用者,有新改造者。如随营灭虏涌珠等抱,皆改轻便,百子铳、大追风、小神枪、创新制造三眼枪短者加长,斩马刀营中旧有惟藤牌,南方便用,可行议造。凡诸火器火药,足备御虏之用,理合奏报。

  从上文可知三眼枪已取代快枪、神机枪等单管铳,成为主战火器。虽然被人如此吐槽,但还是加长铳管继续使用。'余懋衡'的三眼枪的铁筒只长一尺,估计是熟铁三眼枪,而'涂宗浚'的"创新制造三眼枪短者加长"应该是将三眼枪的铳管改为精铁铳管,这样就能增加铳管长度。赵士祯就吐槽边军用的'熟铁'三眼枪:边方不知金火之性,不知炼铁求精,一遇炸膛,归咎筒薄,渐渐加厚,厚则自然沉重,因重求轻,不得不短,因而尽失旧制。

  《兵机要诀》明徐光启撰:方今制敌利器,火器第一。器有小有大,小者如三眼、快枪、夹靶之类,膛短无力,又难取准,俱不许习学。惟鸟铳最利,上自将领,下至火兵,人人俱要打放精熟。此品于技艺中,只消二三分功,便有七八分用。却是都要精妙,才彀十分,不得十分,终不可见敌也。学鸟铳要极准,要极快,其工夫半在制造,半在学习。腑直柄长,照门照星,毫末不差则准;火门机括、药囊诸器,色色便利则快,此在制造也,身手足目,事事合法则准;精熟便捷,势如爨弄则快,此在习学也,不可骤进,与学书学射相似;若图骤进,终不合法矣。比铳于教场,设的阔二尺,高六尺,相去八十步,或三发,或五发,以打中多寡为赏罚,积赏罚为升降。若窄处演习,设土靶中心的,方一、二寸,相去三、五步亦可。(彀:同"够"。爨(chuan)弄:金元时代在北方流行的戏剧。的:靶子。 )

改进

  明代兵书对于三眼枪的型制说明语焉不详含混带过,不是明人偷懒,而是这种火门枪已经用了三百年,根本不用细说。而对三眼枪描述最详细却是号称火绳枪大师的"赵士祯"。大都将臣久享承平,未尝究心鸟铳,每每故意求短,藉口阻抑以快忮心。在鸟铳又无他短可议,但以边地风大,门药不便为辞。臣因将《谱》中三长铳增置阴阳机牙,对准之时,火门坚闭,以避惊飚,火到自启,阳机自上而下,专司发火;阴机从下应上,专司启闭;一握总机,上下合发,名曰"合机铳"。是此制造,任教风伯作祟,雨师为梗,我则举放自如,用塞庸人懦夫之口。又将边方常用三眼铳如造鸟铳之法,更改式样,使火送弹,不蹈旧时火带弹出及铅弹熔软化扁,坐致气弱,不能透甲。再加刚刀,便作短兵,马步可用。谨以二式恭进御前,伏乞皇上大奋乾断,敕下兵部详加试验。如其果胜倭铳,足以制虏,然后先发宣大、蓟辽二镇。再造轻车、牌车前拒之器,专习以守为战之法。盖鸟铳从来视为守具,殊不知附之车上牌间,即为战具尤利也。

合机铳

  三眼枪:新改马步相宜三眼枪形。马上:长四尺四寸。步下:长五尺五寸。重七斤。杆形:三面作槽以纳铳筒。筒形:筒俱有螺丝底。每筒长一尺三寸,重十三两。有把箍,腰箍,铁箍头,钢刀等零件。即前图马上三眼枪,欲便于边方制造,以故分拆其事件图式于后。此器亦我中国常用之器,详细具图者盖缘边方不知金火之性,不知炼铁求精,一遇炸膛,归咎筒薄,渐渐加厚,厚则自然沉重,因重求轻,不得不短,因而尽失旧制。兹以木床隔开三筒,不致快热,炼精铁为筒,使得长而且轻,再加锋刀,可作铁兵。变通以求适用,欲边兵易知易习。步下放毕用俞家棍使法,马上或用大刀使法,或用玄女棱使法俱便。一、三眼枪后用剑刃、铁箍,更可作枪刀,作锤棒。两头相称,落有力而起又便,入巢极妙。将枪头改装在木柄尾并不是赵士祯首创,《皇明经世文编》在'百出先锋炮'一文中云:近者三眼枪制亦如此以代铁枪之。用远击近剌。其用博矣。合机铳全形:铳带床共长五尺,筒长三尺三寸,重七斤半。用之城守并车上舟中,长四尺,阴阳二机,阳发火,阴启门,对准之时,即有大风,不怕吹散门药,中国南北将臣若肯究心则海上塞外自此鸟铳无有临时不发之患矣,铳筒长短大小如噜密。床形前类噜密后类轩辕,空白处是机房。机的组成:盖机铜板,长九寸四分,上半节阔一寸三分,中七分,下一寸一分,中眼机钉于此,下眼乃受螺蛳捎处。机盖、火轮、阴机、阳机、总机、开合形腰箍。放九头鸟图凡乘夜袭人,并敌人偷营之时,先将火球放去,必然看见踪迹,随迹发机,一弹并出无有不中之理。背铳兵持三眼铳一门,大铳一出即放三眼铳,以便再装大铳。九头鸟即绝大鸟铳。重二十余斤,用药一两二钱,大弹一个,小弹钱许者九个。遇敌冲我,人众则乱打,人少则审定而放。尤宜夜战。(枪管口径较粗,射出的火力也大。)

九头鸟

  赵士祯对三眼枪的火力与格斗能力也是欣赏的,但三眼枪却有精度差、射程近、装弹慢的缺点,因此他发明了迅雷铳,但他却发现迅雷铳过于笨重,不利于当长枪刺敌,且装弹速度更慢,因此他不得不缩短枪管,将枪管减为三管,盾牌也去掉,用三颈火药罐加快装弹速度,但不知为何将枪机改为可拆装,可能是北方胡骑常常密集冲锋,即使不用枪机,三神铳也有不错的命中率。有久在行间者,极口"三眼铳"之便,因作三神铳、旋机翼虎。

  "三神铳"结构与三眼枪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的柄尾装的是三尖叉头,有可拆装的有火绳枪机的握把,装上握把可如鸟铳一般瞄准。(我觉得叫三神'镗'更合适)一、三神铳:备倭,在南方山林、田塍之间用机。北方御虏,有林木山版之处,用机。平原旷野及马上,俱不用机。其制:著铳筒处如秋葵种形,前后停均,难于照准。(就是瞄准不如鸟铳舒适)

三神铳与三眼枪

  《神器谱》就有马上放三眼铳图,但画得很糟,图上的骑兵是双手都握住木柄的,很显然是画错了,不过可

  以看出马上放三眼铳也是如步兵那样:"左手紧握铳管,右手关节托住木柄,右手点火"。虏马奔突迅疾,倭刀闪烁轻便,短兵相接,遽难即及其身,必得先掩其长,然后乘其隙而入,作"电光剑"、"天蓬铲"、"梨花枪"诸器实。南北俱宜者(前四者都是单管鸟铳),轩辕、噜蜜、鹰扬、三长、电光、三神(铳)火械是也。有只宜南方者(除了制电、步下翼虎,其余四者都是多管鸟铳),制电、迅雷、震叠、奇胜、旋机翼虎、步下翼虎是也。只宜北方者(都是多管火门枪),三眼、双头、锨镢、马上翼虎是也。(电光剑为长柄短剑,剑刃一面装火铳另一面装喷筒。梨花枪与宋朝梨花枪相比只是多了一个喷火筒,天蓬铲也有两个喷筒。)

  三眼铳的最终改进

  上文中的三神铳虽然解决了三眼铳的精度问题,但三眼铳的射程还是不让人满意,但是三眼铳的铳管重量已不能再加了。赵士祯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将强化的三眼铳装在战车上发射,后坐力由战车承受。连铳是由三眼铳所改造的多管铳,但从《神器谱》附图中可以发现,三管连铳长一尺八寸(58公分),重八斤半(5公斤),(与三眼铳相比)明显有倍径上的优势。连铳的射程、用药量、铅弹重量等具体数据不详。个人估计连铳用的药弹与噜密铳一样,每管只重一斤半,其它部件重四斤。对披甲目标的有效射程为八十步。火炮鸟铳发射几次后便黑烟弥漫,看不到敌人,使射击效率大大降低。戚继光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每四人派一名队长监督,一但不平放就军法处置。以免士兵因看不到敌人紧张而乱放,这样就能以与地面平行的弹雨杀伤看不到的敌人"。而连铳即使看不到敌人,也能保持相当高的命中率,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只需士兵装弹将其安在铳板上射击便可。与鸟铳发射的参差不齐的弹雨相比,连铳能射出整齐又密集的弹雨,有弹雨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有火力密度高,命中率高,有效射程远的优势。

三管连铳

  赵士桢称其可以"遇众喷击,缘冲齐发,摧锋殿后"(《防虏车铳议》)。以连铳为主力的牌车牌车的连铳、噜密铳与三眼枪配合作战,组成远、中、近距离三重火力网:每车载二门三管连铳,左右各一门,还有八门预备连铳,放铳手(架牌)、装铳手(副牌)各一人;二牌三牌放噜密,一如五人打放之法(前四人是噜密铳手,一人放铳,三人装铳,在牌与牌的间隙处发射。最后一人是连铳装填手);头四五牌放三眼铳。二名三眼枪手,在车牌连铳上面的圆孔发射,伺敌骑三、四十步射击。配有二名长枪手、一名天蓬铲手。(虽然有了连铳,但赵士祯仍然重视三眼枪的运用。从车牌的编制可知,三眼铳是用来加强火力的。赵士祯改进三眼枪的发射方式,"左手紧握铳管,右手关节托住木柄,右手点火",这样能有效减小发射时火铳的震动,而三眼枪每管用药才二钱,后座力比较小,如此三眼枪命中率就得到有效的提高。)

  赵士祯的火器战法

  一、神器附之车间,功用甚大。车凭神器以彰威,神器倚车而更准。或鼓行而前,或严阵待敌,或趋利远道,或露宿旷野,坚壁连营,治力治气,无不宜之。譬如车上安鹰扬炮二位,小铳数门,若敌结阵而来,二三百步问以鹰扬炮击之,势必星散;然后用噜密(掣电)鸟铳捉准零打于一百步之外;再近以旋机翼虎(三眼枪)连发车内。是此运用,则数里之中敌锋已挫其半。我之杀手全然不劳。力完气定,而又有车为之前拒,虏马未必即能蹂踏而来,倭儇未必即能跳跃而进。求战不得,其气必深,俟其气惰,我乃开壁。用长枪翼火铲、三眼枪而出,此平原必胜之法也。然斯语无当于时,安得起孙、吴、廉、李、韩、彭、英、卫诸君于九地之下,与之鼓掌剧谈以快此衷哉? (火器射程略有改动,因为书上鹰扬炮为二三里,噜密铳为二三百步的射程不靠谱。)

  结语

  三眼铳和鸟铳相比要落后很多,而北方明军却大量装备三眼铳,根本原因是因为北方工匠不善于制作鸟铳和北军较为贫穷造成的,拥有熟练制作鸟铳的工匠,相对富裕的南军多装备鸟铳便是最好的证明,和明军作战的清军同样多仿制鸟铳而不用三眼铳也说明了北方明军装备三眼铳和环境并没有什么关系。

游戏

  美国游戏《学园坏小子》中惊现三眼铳,可见三眼铳的影响力之大。在第3章,冬天下雪时有个任务,和书呆子帮一起比赛打街机,当玩家得了冠军后,就能奖励一支三眼铳。因为《学园坏小子》只是校园游戏,不能有现代枪炮。三眼铳是发射黑火药弹的,成为《学园坏小子》中的伤人利器。此铳放完三发后,需要手动填弹一次,小心在火力空隙填弹之时,被老师抓去办公室罚扫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光谱学
下一篇:三硫化二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