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与守孙故地山道院,全称句容市茅山道院,是位于我国东南部的江苏省境内,主峰大茅峰海拔37协现2.5米,与二茅峰、三茅峰依次相连,逶迤起伏。西汉时,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先后慕名过江隐居山中三峰之上,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集失教负演击上结答草药,炼制丹药,来自为民治病,济世救人,后功德圆满,得道升仙,人称"三茅真君",山之远近黎民百姓为感激其生前恩泽,永表怀念心情,遂将句曲山更名为三茅山,后人简称曰茅四令胞死山。
茅山,原称地肺山,又名句曲山,是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全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等山峰。
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历史上被称作"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是道教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的孕育之地,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83年,茅山道院被国务院列为21座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茅山作为道教名山始于汉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其开山始祖是茅山三兄弟。当时,陕西咸阳南关的道士茅盈,到江苏句曲山华阳洞修炼。不久将二弟茅固、三弟茅衷接来同修。茅氏三兄弟在这里来自历经劳苦,采药提炼制成丸散膏丹为民治病,众民感其恩德,送"有求必应"匾额。民间相传,茅氏三兄弟都修炼成仙,乘白鹤飞去。当地百性立庙祭祀,360百科改句曲山为茅山。
后世道教尊奉茅氏三约剂线德兄弟为"三茅真君",为茅山派审两鲜推治孩至因紧的祖师。大茅君茅盈为"太元司命真君",或"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中茅假发木鲜字上君茅固为"定箓真君",宋理宗封为"定箓右禁至道冲静德佑真君";小茅君茅衷为"三官保命真君",或"三官保命微妙冲慧仁佑真君"。
两晋时,著名道学家葛洪来茅山采药、炼丹,跑举燃坐不上阶对服量使现在大茅峰东侧有抱朴峰上,留有丹井、抱朴庵等遗迹。这里被视为"灵宝派"的孕育之地。
东晋时,道教徒杨义、采才许谧、王灵期在此创立半但杨民买县交个迫道教上清派。南朝永明十年(492年),著名道士陶弘景(456-536年)隐居茅山,着手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存微足想推转《真诰》、《登真隐诀》等重要著作,为道教上清派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
陶弘景来到茅山后,与弟子一起开设道馆,建而衣副考热往跟资更训立茅山上清道团。他首先在大茅山与中茅山间的积金岭上首先建立了华阳上、中、下三馆。后陆续建道靖、朱阳馆、郁岗玄液居洲斋室、嗣真馆、清远馆、燕洞宫、林屋馆、崇元馆凯军备听无反张等。此外,他还修塘垦田,作为道观公曲刑找松松馆的经济来源。
经过陶弘景40多年的苦心经营,茅易第高山成为道教上清派的活动中心,拓以上清派后成为茅山宗。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杨义为第一代宗师,以传承、修含百饭处再习杨义、二许所造的《上清大洞真经》及有关真诰、经诀为本门正传,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供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同时也兼习灵宝、三皇及正一经戒法箓。茅山宗在组织形式上以出家居道馆、宫观修炼为主,其信徒称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
随唐时期,茅山宗的代表人物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他们弘扬茅山宗,使茅山派的理论体系、仪式规范适钱终县、组织规模、宫观建筑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宋朝是茅上道观认原品束批度的鼎盛时期,雄伟壮观的三宫五观在宋王朝资助下修得金碧辉煌,草庵小庙随处提获可见。元朝时,茅山宫观庵院多达257座,共有房屋5000多间。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成完封第38代天师张与置读材为"正一教主",总领龙虎山、异难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箓,后茅山派逐渐溶入正一派,茅山成为正一派的道场。
到清朝末年,茅山尚存三宫五观,三宫即九霄宫、元符宫、崇禧宫,五观指干元观、玉晨观、白云观、德佑观、仁佑观,共有房屋约700间。
1938年夏,由陈毅、傅秋涛、刘炎、张鼎丞等率领的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并把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和政治部设在干元观的宰相堂和松风阁。茅山三宫五观的道士纷纷给新四军带路、探情报、送消息、抬担架、看护伤员、备粮筹款等。1938年10月,日军洗劫茅山,放火烧毁了山上宫观,西斋院道长黎洪春、干元观道长惠心白等几十名茅山道士惨遭杀害。死里逃生的汤念义、陶念忠等道士相继参加了新四军,有的牺牲在抗日的疆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十分关心和爱护茅山道教活动场所。道教界将旧有的三宫五观合并,成立了统一茅山道院,统筹安排道教活动。
1983年,茅山道院被国务院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1985年3月,茅山道教协会正式成立。朱易经道长任会长,远志鸿、施觉义任副会长,他们带领全山道众举行宗教活动,修复殿堂宫观,从事自养事业,使茅山道教焕发新的生机。
1995年1月9日,茅山道协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选举朱易经道长为会长。杨上华、孙明才道长为副会长,冯可珠为秘书长。
目前茅山恢复开放的道观主要有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等。共有房屋212间,神像150尊,两宫共有道职人员61,其中道士32名,职工29名。
九霄万福宫,又称顶宫,位于茅山大茅峰上。初创时名圣佑观,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称九霄万福宫。该宫有毓禅、绕秀、怡云、仪鹄、穜壁、礼真六房道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遭到严重破坏。1983年后国家拨款进行修复,现殿堂共四进:灵宫殿、藏经楼、太元宝殿、二圣殿,各殿神像也塑造一新。灵宫殿中,供奉着三大灵官像,正中为王善,东侧为青龙,西侧为白虎。灵官是道教巡察世界、济世护法之神。
太元宝殿,正中供奉着茅盈、茅固、茅衷"三茅真君",侍立在三茅真君两侧的是四大功曹。大殿两侧是马良、温善、赵公明、岳鹏举塑像。后墙东西又分立两大神团,东为土地神团,供奉刘甫像,西为财神团,奉赵公元帅。
二圣殿中供奉三茅真君的父母像。
九霄万福宫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最珍贵的文物是镇山四宝。
这四宝是宋哲宗所赐,原藏元符万宁宫。宋哲宗在位时,(1086-1099年),相传皇后孟氏误吞针于咽喉中,无法医治,后召茅山道士刘混康以符咒治愈,宋哲定遂赐《辽王诗简》一卷、玉剑一把、《上清大洞卷简诗》12卷轴、《上清大洞秘录》12轴、玉印、玉圭、呵砚、玉符等8件珍宝,作为镇山之宝。宋寿昌五年(1098年),宋哲宗改国号为元符。前四宝在历代兵祸中丢失,后四宝1985年3月送"四宝"还山,现珍藏于九霄万福宫。
玉印,长6.1厘米,宽5.9厘米,高约3厘米,上有瑞兽钮,下有篆体阳刻"九老仙都君印"6字。
玉圭,其形上尖下方,玉质莹润,光透澄澈。
玉符,又称镇心符,上刻"合明天帝日敕"6个篆体阳文,其质坚润,色洁白。
呵砚,又称哈砚,玉质,长方形,长约11厘米,宽3厘米。人对其哈气,砚中顿时出现大型水珠,舔笔而蘸,即有丹朱润笔,且墨堂内凝水后还显出游鱼状花纹,投放水池,宛然若游鱼浮动。
元符万宁宫,简称印宫,始建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清朝有13座殿堂房舍,它们是东秀、西斋、观云、启明、野隐、勉斋、栖碧、东斋、乐泉、览秀、云林、真隐、监斋等。太平天国时遭战火尚存四座殿堂,后抗日战争时又遭兵火,现仅存灵宫殿、太元殿和一房道院,统归茅山道院。1986年修复了"睹墨门"乃为古时道双观察墨象之所,1991年重建了一座"东岳殿",1992年修复了左"三天门和万寿台"。印宫保存石雕石刻古迹较多,如"上清宗坛"巨额碑,石刻"三官"神像及康有为手迹"众妙"之石刻等。1990年9月,茅山道院在元符万宁宫举行第四期经忏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是20位18岁至20岁的青年道教徒,学习五个月,主要以学习经忏为主,附设时事政治、宗教知识、劳动课及体育、武术等。
茅山道院的主要经忏"三茅宝忏",主要是赞颂茅山祖师的名号和对他的礼赞的主要科仪,如上表、请将、焰口、降妖等金箓、黄箓科仪,与其它正一派科仪在唱腔和仪式上都有区别。
茅山派道教音乐也很有特色。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版《道藏》的《茅山志》、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茅山志后编》中,详细记载了茅山派道教音乐所用法器、乐器、唱曲、节目次序、演奏人员配备等,是研究中国道教音乐的重要文献数据。茅山派道教音乐形成于唐宋时期,经道士代代相传,沿习至今。它吸收了苏南和苏北地区的音乐特色,又继承了道教音乐激昂高亢的特点,伴奏、诵唱较为朴素,唱词中每一字有较长的拖腔,与北宋时的道教音乐特点相近。
干元观,秦时李明真人于此炼丹,古称炼丹院。南朝时陶弘景居此。唐时有栖真堂、会真亭、候仙亭、道德亭、迎恩亭、拜表亭等建筑。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赐名集虚庵,后敕改干元观。抗战时,这里是新四军第一支队的司令部,被日军所毁。今尚存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干元观天心庵碑记》,另一面刻有《干元观祀》,碑高1.80米,宽1.01米,是茅山道院重要文物之一。
茅山的名胜古迹众多。山中溶洞在汉代就很出名,目前经探明开发的有华阳洞、仙人洞、玉柱洞、青龙洞、白虎洞等。
华阳洞在元符宫东边山下,传说三茅真君曾在此得道,陶弘景在洞内隐居。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书"华阳洞天"匾额。现洞口上"华阳洞"三字传为苏东坡所书。洞壁上还保存着许多名家石刻。
仙人洞在大茅峰北侧,洞有三层,层层有路相通。最大的洞长151米,洞中石笋、石钟乳、天然大理石等奇观美妙,绿白相映,宛如翡翠。中同有四厅,石笋、石柱、石花四周环列,灯光之下,有的白如宝玉,有的红如胭脂,五颜六色,奇特美观。上洞烟笼雾锁,人行其间飘然若仙。
玉柱洞在仙人洞南,洞中有一直径约2米、高3米的螺旋石柱,色泽棕褐,光滑洁亮。有关人员认为它至少有5万年的历史,在我国实属罕见。
青龙洞位于青龙峰东南侧,洞内石壁上刻有"青龙洞"三个刀笔遒劲的隶书,旁有唐宋摩岩石刻。据记载,宋时岳飞抗金,曾扎营于此。
白虎洞位于青龙洞南,洞中有一个20多米宽,8米高,110米多厚的石幔,洁白无瑕,宛如瀑布。
自茅山道院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游人香客络绎不绝,接踵而至。特别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至第二年春季三月十八日,茅山香期庙会期间,每日前来参观游览、烧香还愿的多达万人,有时达数万人,香火旺盛,热闹非凡。人们一致称赞茅山道院环境幽美,宫观庄严,不愧为"神仙之府",1983年,茅山道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1986年,茅山又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现茅山道院有30多名道士,他们为了解决自养,先后办起了泥人厂、饭店、茶社等,健全宫内各项规章制度,使道院面貌焕然一新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句容市茅山道院获得"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